利比亞:戴著補丁面紗的跛腳美人
2016 May 31 認識非洲
作者:何佩佳
利比亞是個奉行伊斯蘭教的國家,北臨地中海南岸,據估計目前人口數約為六百二十多萬人,國民識字率高達八成。近年來只要一提及利比亞這個國家,大家心中出現的關鍵字包括:難民、戰亂、格達費、ISIS、還有飽受批評的美國導演麥克貝的動作戰爭片《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為什麼電影《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會惹怒利比亞人呢?電影劇本改編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襲擊事件,簡稱班加西攻擊事件 Benghazi attack。電影預告片釋出後立刻在利比亞的社群媒體上造成熱議,當地官員和人民認為這部電影侮辱了利比亞,把他們塑造成一群瘋狂又無知的人。
班加西 Benghazi 是利比亞的第二大港,也是許多非洲經濟或戰爭難民尋找人生出口的大門,他們在此然後搭乘小艇、漁船,橫越地中海就為了賭一個未來。班加西過去是利比亞出口石油的主要港口,後來成為推翻格達費政權的主要發源地及大本營,接著又成為ISIS虎視眈眈的俎上肉,現在則是蛇頭猖獗之地。日前,利比亞政府為了奪回此地派出了石油設施親衛隊 (Petroleum Facilities Guard)擊退IS武裝分子,重新控制利比亞最大石油港口 Es Sider 附近的城鎮,一步步挽救疲弱不振的經濟。因為利比亞主要的經濟支柱就是石油,約佔國民生產總額七十%。因為戰爭的關係目前利比亞石油日產量約三十萬桶,是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中產量最低的成員國。
班加西是石油出口港,也是人們尋找人生出口的大門。(來源:AL JAZEERA)
根據《維基百科》,利比亞歷史上曾為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佔領,1912年在一次戰爭中淪為義大利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1年才獨立。格達費在1969年8月31日發動軍事政變奪權,這次行動被外界稱為「利比亞綠色革命 Libyan coup d'état 」,此後格達費成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2011年受到埃及和突尼西亞民主革命浪潮影響,利比亞出現反對格達費的示威遊行,隨後爆發內戰,旨在於推翻獨裁者格達費而引起的。聯合國安理位在同年二月對格達費及其親屬實施制裁,包括凍結資產和限制出境,隨後十月格達費被捕並在正反派勢力交火中喪命,結束了長達四十二年的執政,享年六十九歲。
在主流媒體的塑造下,格達費被形容是個罪大惡極的軍閥獨裁者,因為他曾公開支持恐怖主義,而被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 Ronald Reagan 批評為狂人 (Mad man)。然而在他統治時期,利比亞擁有相對於阿拉伯世界較好女性社會地位以及政策,這也是主流媒體沒興趣報導,外人較為陌生的事實。
許多出生戰亂國家的年輕世代都會利用社群媒體輔以文字、照片,向世人展示自己心中美麗的母國樣貌,利比亞的年輕人也不例外。譬如在 Tumblr 上有一個名為 ilovelibya 的部落格,以豐富的圖像搭配簡短的話語,向大眾介紹利比亞美麗的一面。
ilovelibya 利用社群媒體向世人展示美麗的利比亞。 (來源:ilovelibya Tumblr)
根據《端傳媒》報導,現在的利比亞仍處於分裂狀態,存在著兩個議會,分別領導各自的政府。
舊議會「國民議會」以首都的黎波里 (Tripoli) 為根據地,主要為伊斯蘭主義者並由軍閥支持,於2012年自「全國過渡委員會」接收權力,及後成立「救國政府」;而新議會「國民代表大會」成立於2014年8月,由於的黎波里被伊斯蘭武裝分子佔據,只能以東部圖卜魯格(Tobruk)作為根據地,在聯合國斡旋成立「民族團結政府」之前,「國民代表大會」一直較被國際社會承認。 利比亞至今沒有統一的軍隊,甚至兩個議會的武裝力量仍持續互相衝突,根本無法有效打擊利比亞境內的恐怖主義活動。國際社會期望「民族團結政府」能儘快在利比亞實行有效管治,並著手壓制恐怖主義擴大對利比亞領土的控制。
利比亞就像是一位戴著補丁面紗的跛腳美人,外界看我因戰爭而醜陋、政局不穩讓國家發展跛腳,這兩層面紗讓世界難以看見我的美麗。
封面照片:libyaholding
資料來源:
Libya / Wiki
還沒上映就被罵,麥可貝新片惹火利比亞 / 地球圖輯隊
利比亞護衛隊擊退IS武裝分子,重新控制石油港口附近城鎮 /南早中文
不只敘利亞,那些橫越地中海的難民為什麼離開家園 / 天下雜誌
聯合國擔憂利比亞成IS新基地,奧巴馬指責英法 / 端傳媒
利比亞「救國政府」宣布解散,三個政府還剩兩個 / 端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