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7)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46)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約翰尼斯堡:人出不去發展進不來,舊城復興何時來?

約翰尼斯堡:人出不去發展進不來,舊城復興何時來?

2019 Aug 03 認識非洲

作者:耿敬甯 Ching Ning, Keng


image

(2005年約堡中心商業區CBD,高樓皆是1990年以前建成。/圖片來源:wikipedia )

「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專程要跑去市中心看看…… 事實上我住在南非十年了,也只去過兩次而已!」——僑居在約堡的法國朋友

約堡的天際線很美,一群高樓拔地而起讓人誤以為是紐約。我剛到約堡的時候住在郊區,大老遠的看著市中心的大樓群們,心想盡快去到市中心看看約堡最繁忙的人們。我把這個計畫分享給身邊的人們,大家都露出了極為驚訝的眼光,疾呼要我千千萬萬要小心。除了法國朋友表示他長年沒去過市中心,更有台灣的朋友分享了他半夜因公出入市中心,一路闖紅燈強迫自己不停下來的故事。

大家說市中心危險,朋友們一個一個勸退我,不過我卻更想去了。

找了一個悠閒的午後,我只帶著一支手機並將些許零錢塞進口袋,準備開車出發前往市中心。心想著世界各地我都背包旅行過,進步的、落後的各有各的危險,小心點便是。

我上了車,鎖了門,就兀自往市中心開去。一路上的風景都不錯,從北邊郊區往約堡市中心開去,沿途的房屋可以說越來越高級。從集合式的社區,漸漸轉變成獨棟的別墅,家家戶戶都有大片的前庭後院。我心情也放鬆不少,感覺自己一路往「高大上」的道路前進。

image

(約堡近郊的別墅群,離約堡市中心不過幾個街區,綠意盎然,家家大門大戶的。/圖片來源:耿敬甯)

看著眼前的天際線慢慢擴大,我開始融入了這片天際線中。

豈料,不過經過了短短幾個路口,眼前風景驟變。街邊開始出現大片垃圾,人們的穿著打扮也瞬間變的頹廢。五分鐘前的廣場上還見到人在喝咖啡曬太陽,現在眼前的廣場上盡是無所事事的人群,一群一群的聚集在一起,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我這個黃皮膚的不速之客。我的手心因為緊張開始冒汗,方向盤開始濕滑。

我看著人群,人群也看著我。

那種人群集體的凝視讓我產生了極大的壓迫感,我不知道他們的意圖,他們沒有任何動作,就是很停下動作看著,或是一群人看著討論著我。我試著讓自己的車子不要停下來,遠遠看到紅燈就讓自己輕微剎車慢速滑行。

行前朋友們提醒我任何值錢的物品都要避開外界的視線,於是我把手機藏在椅子下。導航設定在一間從 Google Map 看起來安全乾淨的咖啡廳,聽著導航的聲音在市中心棋盤式的街道轉了又轉。車邊時不時有人接近,他們多是來乞討,少數幾個不之意圖的拍打車窗,讓我背脊發涼。

image

(市中心的一個不知名廣場,髒亂與殘破佔據了整個約堡市區。/圖片來源:耿敬甯)

我默默祈禱那個安全乾淨的咖啡廳快點出現。

經過了一個高架橋,橋下聚集了大批不知道是居民還是遊民,咖啡廳所在的藝術區出現了。街道開始有些修整,街邊的店家漸漸願意把桌椅擺出門外,人群打扮開始變得年輕入時。路口的乞討倒是變的密集,往往一個小路口就有好幾位乞丐。馬路邊也時常跳出一些穿著背心的小哥,大力的引導我到他佔據的停車格,希望能拿到些小費。

我隨意找了個停車格停下,快速的在咖啡廳裡點了杯飲料,太陽已經西下,我短暫停留就離開,在天黑前離開市中心。

image

(藝術區街邊,很有雅痞的氣氛。/圖片來源:耿敬甯)

結束了市區精彩刺激的旅行,我很好奇這麼大片的高樓群市中心,怎麼會如此被髒亂與貧困佔據?又怎麼這股破舊的風潮怎麼沒有吹到僅一街之隔的藝術區?

原來約堡與許多南非城市都在九零年代經歷了迅速的城市衰退,市中心的繁華在短短幾年間就變的破舊不堪。這波城市衰退與種族隔離結束同時發生,許多人認為種族隔離的結束,讓經濟能力較低的黑人住進了原本只有白人可以過夜的市中心。而當大眾運輸隨著南非經濟衰退而崩壞,讓長期留在市中心居住的剩下最窮的一群人。他們沒有能力搬到郊區,沒有能力買車。

整個市區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當白人搬走,中產階級的黑人搬走,再也沒有機會翻身。

這裡要平衡報導一下,有另外一派的人把市區的衰退歸咎給外勞的移入,而非種族隔離結束。我的南非黑人朋友就表示,會住在約堡的黑人大多不是南非人,許許多多是來自非洲其他相對低收入國家的非法外勞,他們排擠了所有南非本地人的生存空間。在南非種族隔離結束後,曼德拉開放了南非的工作居留權給許多非洲國家,矢言要讓南非成為非洲人的南非。結果辛巴威、莫三比克與奈及利亞的移民大舉移入,他們在南非居無定所、家無恆產,就群聚在市中心按照家鄉聚眾結黨。我覺得這說法也滿有道理的,南非的黑人們本來就有被白人政府劃定居住區,環境還稍好些,實在沒有裡有助進如此破舊的市中心。

至於剛剛提到的藝術區名叫 Arts on Main,它是市政府近十年來試圖復興舊市區的樣板區域,他們重新翻修了街區,加強了警察的巡邏,找來了許多的藝術家,開了許多藝廊、咖啡店與餐廳。這樣的樣板區域目前正在被複製到市中心的其他地方,南非中央政府邀集了眾多開發商設立了1.5億美金的多元化房地產資金,並將這份資金分給各個城市。約堡的多元化房地產資金目前專注在復興Maboneng、Newtown 與 Alexandra 三區,雖然資金稍嫌不足,就看這筆資金能不能拋磚引玉,帶動老城的發展。以 2019年來說,要來 Arts on Main 享受藝文氣息的人都得經過外圍的殘破街道,一路上可以感受約堡城市發展的時間軸。

我詳細查了一下所有約堡的高樓都是在 1990年以前蓋成,之後市中心就基本上停止發展了。

在所有落魄的市區大樓中,最有名的就是 Ponte City Apartments。總共55層樓,標高173公尺,坐落在約堡的市中心,1975年建成後就是非洲最高的住宅大樓。我原本以為它一定金碧輝煌,住著南非最有錢的一群人,事實卻剛好相反;它是不折不扣的貧民窟,裡面龍蛇雜處,進出複雜。1990年代毒販看上建築裡面隔間複雜,抵抗警察易守難攻,開始大量的移入。許多罪犯為情勢所逼在這座建築的天井跳樓,加上年復一年的發生槍殺與暴力事件,讓它變成了一個垂直的貧民窟與犯罪溫床,直到最近幾年才有居民試著讓這棟大樓復興。

今天的殘破市中心其實在 1970年代是非常輝煌的。在網路上以及南非當地博物館裡面看到的影片圖像紀錄可以窺見。在白天,各色人種交雜出現,城市乾淨整齊,樹木扶疏。另外公車、電車、火車穿流,整體的基礎建設完善,而且商家林立。

我想在 1970年亞洲城市大概只有東京能做到這樣建設水準,老約堡人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約堡人的自豪從 20世紀中葉就產生,當時約堡為了金礦的開挖經歷完一次高速擴張,人口突破了一百萬人大關,也成為了非洲最有經濟實力的城市。當時的約堡吸納大量歐洲與非洲的移民,一圓各自的掏金夢,市中心也開始出現標誌性的建築物,如Ansteys Building。1970年代約堡創造了另一波經濟成長高峰,當時南非與西歐國家的經貿往來密切,也還沒受到種族隔離的經濟制裁,約堡作為南非的經濟大城定錨了它在整個非洲的地位。累積了七十年的光榮,約堡人言談中仍時不時透漏這道對往日的自豪。

image

(1970年代的約堡市中心,和今日的破舊有強烈的對比。/ 照片截圖自Youtube)

看看南非,想想台灣。

南非九零年代對城市管理的不作為,導致今日舊市區無法活化、新城區尚待建立;地標性的建築們淪為犯罪的熱點,新城區須另外花預算經營。而國際旅客看著約堡的衰頹、體驗了緊張的治安,約堡犯罪之都的惡名也跟著散播。

而台灣呢?我們想要怎麼樣的舊市區?除了用一個一個的藝術村填充衰落的舊市區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到城市復興。對台北為言,北門周邊的硬體已經改善,過去也辦過燈會與白晝之夜來提升軟實力。我們能不能複製這樣的經驗到其他老街區?或至台灣的其他城市?城市舊市區印象乘載了這個城市人的集體回憶:我在約堡聽著老約堡人回憶當年南半球最進步城市的自豪,以及看著他面對今天約堡風華不再的難過。

我不希望未來有相同的遺憾。


封面照片來源: CC BY-SA 3.0, wikipedia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醫療新創 VIEBEG

VIEBEG:以盧安達為起點,瞄準中非、東非醫材暨藥品供應鏈

部分東非地區醫院常無足夠價格低且品質可靠的藥品,只是提供便宜且充足的藥品也不能有效解決問題

迦納的兩個世界:為了討生活,兼差當Uber司機

政府改革的大手就像遠水救不了近火,為了討生活,百姓積極地想方設法,一份工作養不活自己那就兼差吧,成為UBER司機正是選項之一。為了移動方便,筆者在迦納出差期間經常選擇搭乘UBER,藉著與UBER司機聊天幫助自己多認識迦納,這個習慣是我的通勤小樂趣。第一次搭乘叫車的地點是在一間購物中心,等了超過5分鐘,才見到車子從購物中心設置的UBER專用停車場緩緩駛出。

Somali Faces:讓世界重新認識索馬利亞

Somali Faces:讓世界重新認識索馬利亞

Somali Faces 團隊成員是千禧世代出生的索馬利亞年輕人,他們是一群攝影師、也是一群說故事的人。創辦初衷是希望藉此維繫海內外族人的情誼,同時翻轉世界對索馬利亞的刻板印象。那麼真實的索馬利亞是甚麼樣子呢?Somali face 利用Tumblr、Facebook facepage、Instagram、twitter, 藉由社群媒體的力量讓索馬利亞的故事被記錄下來、被世人閱讀,讓世界重新認識索馬利亞。

非洲新聞重點摘要2016年7月7日

迦納Gambaga女巫村大冒險

先來說說「女巫」到底是怎麼回事吧!部落的人相信如果村子遭遇到疾病或是不幸,一定是女巫在搞鬼,甚至是老太太的丈夫過世了,女巫也可能被冠上用巫術害死老公的莫須有罪名。這時候他們會指名一位可能是女巫的女人,然後用一些傳統的方式判定她是不是真的女巫。最常用的方法是草藥,酋長會讓被冠上女巫罪名的女人吃下特製草藥,吃下草藥的女人才會誠實回答她是不是女巫。村民會把女巫驅逐並警告若是敢回到村子裡繼續施法,便會殺掉她。女巫村就是專門收容這些無處可去的女巫,迦納北方各部落的女巫被流放到這邊後,Gambaga的酋長會安排她們的住處並且讓她們服下驅除魔力的草藥。

納馬雨蛙:雨季限定小精靈

納馬雨蛙:雨季限定小精靈

這幾天聽著窗外唏哩嘩啦,想到原來台灣也到了這個季節了,台灣雨季會出現的小生物不外乎會飛的白蟻這種生物了。那非洲的雨季有什麼呢;有一種會發出逼逼逼叫聲的小嬌客,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南非的小嬌客-納馬雨蛙吧!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