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41)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51)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喀麥隆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非洲飲食文化:他們到底吃什麼啊?

非洲飲食文化:他們到底吃什麼啊?

2017 Mar 15 認識非洲

作者:程可安


「非洲人到底吃甚麼啊?」這句話,我想是許多從非洲旅行歸國的人最常被問的問題吧。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在西元前6000年以後開始變得乾燥、炎熱,許多部落飼養牛羊隻,作為部分食物來源;農作物也受氣候影響,穀類(麥子、小米和高粱)與根莖類作物(芋頭、地瓜),漸漸成為這塊大陸上主要的糧食作物。

其中最令旅人難忘與感到新鮮的,我認為是 Ugali (發音:烏嘎里;有時也會被稱作sima、sembe或posho),嚐起來像是緊實的原味發糕,如同我們常吃白飯,是東部非洲大湖地區和南部非洲飲食中最常見的澱粉類主食。

(上圖白色糕體即為Ugali,當地人常配著坦肯兩國常見的料理 Sukuma 一起食用,Sukuma就是炒甘藍菜啦。/ 圖片來源:wikimedia)

Ugali 是我剛到肯亞的第一餐,老實說,當時完全無法下嚥……。但是經過一個禮拜後,我完全愛上它。肯亞媽媽們也都會一直鼓勵外國朋友享用,因為這是他們的能量來源,能讓每個人變得更強壯,還有附加價值唷,譬如胸部豐滿、臀部俏麗!Ugali 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力量呢?

傳統 Ugali 的原料為小米,是一種營養成分極高的作物,但當玉米引進至非洲大陸後,在旱季能可靠地成長,所製成的麵粉也可在一般條件下放置很長時間,漸漸地,玉米成為 Ugali 的主要成分,Ugali 更是數百萬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們主要飲食。另外,玉米富有碳水化合物、鐵質和抗氧化成分,比起其他的澱粉類食物,許多人會偏好玉米,因為它在血液中釋放能量的速度較為緩慢,確保人們可以一整天保持活力。而且玉米提供的鐵質和維他命也助長發育、增強人體抵抗力。

就我所見,肯亞甚至其他非洲國家的人民,一天消耗的體力極大,且常常就只吃一至兩餐,因此非常需要這樣營養成分高的食物。而 Ugali 普及的另一原因,還因為它烹飪方式簡單,只要把水煮開,加入磨成粉的玉米,用滿滿的能量攪拌後,即可上桌。

東非文化,從語言、建築到飲食,因為貿易的經常往來,受到了許多阿拉伯和南亞文化影響,玉米和稻米也是在這時候進口至非洲國家。
肯亞的燉煮豆子、馬鈴薯,搭配牛、羊、雞肉;Maasai 和 Fulbe 原始部落地區,喜歡享用奶製品;其他東非國家像是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更以咖哩、大蒜做成的嗆辣餐點著名。

我們在這裡看到了多元的飲食文化。

認識一個地區的飲食是走入它們文化的敲門磚,這是我一直相信的。因此,不管當初多麼不習慣 Ugali 的口味、不習慣用手吃飯,漸漸地,敞開心胸和味蕾,接受了這一切。

我還記得一位肯亞長者對我說:「用手,就是要把食物送進心裡。」他們珍惜食物並且用心享用。
 


封面照片:wikimedia

參考資料:African Diet、healthbenefitsofeating、thekitchn、wikiwand

  • 非洲旅行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日本煮夫的東非料理教室:在坦尚尼亞廚房,我們這麼形容來自Tanga的女人

日本煮夫的東非料理教室:在坦尚尼亞廚房,我們這麼形容來自Tanga的女人

這不是某部日劇中的場景,而是我在坦尚尼亞料理教室老師的生活寫照。她來自坦尚尼亞沿海的一個名叫 Tanga 的小鎮,那兒被戲稱為「愛的故鄉」,Tanga的女人更是坦尚尼亞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

碰撞、融合、疏離:傳承摩洛哥料理的異國遊子

專訪塔吉摩洛哥料理餐廳老闆 Hicham Samh:碰撞、融合、疏離:傳承摩洛哥料理的異國遊子

摩洛哥人Hicham,在台灣定居生活了20年,5年前在台北開了一家塔吉摩洛哥料理餐廳。在這家餐廳和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窺探被稱為「北非花園」的摩洛哥料理和文化,同時也了解他在台灣久居的心得,以及投身餐飲業的種種酸甜苦辣。在摩洛哥和台灣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衝擊下,他的未來又何去何從呢? 

奧羅莫抗議事件:向官逼民反的政府爭取屬於人民的正義

奧羅莫抗議事件:向官逼民反的政府爭取屬於人民的正義

自二零一五年起,衣索比亞首都市郊以外的奧羅莫州地區,成了該國政府領導的眼中釘、肉中刺。起因是衣索比亞政府為了發展國家經濟,鼓勵外資進駐該國設廠以發展加工出口業,為了取得更多的工業用地,它們強奪首都以外的郊區用地,這裡正是奧羅莫人的農用及放牧之地。圖利外人,罔顧自家人。毫無程序正義可言的政府,硬生切斷世代多為農家的奧羅摩人之生路,所以引發了一系列《奧羅摩抗議事件 Oromo Protests 》。

傾聽馬達加斯加自然的聲音

傾聽馬達加斯加自然的聲音

自1980年代起,馬達加斯加政府企圖修正並規劃一連串的環境保育法規、增設國家公園與保護區,成為當時非洲第一個意識到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須取得平衡的國家。在此基礎之下,該國觀光業便由此更為蓬勃的發展,當初與政府簽訂契約而離開國家公園、保護區的當地人也逐漸投入觀光的相關工作,他們與森林等資源、空間的互動關係開始改變。

非洲新聞重點摘要2016年10月20日

媽啊!我跑到索馬利蘭旅行了

旅行總有許多意外讓人措手不及,有時讓人沮喪灰心,但有時會因此發揮潛力、激發自我成長。原先預計在衣索比亞旅行兩個月,沒料到海關只願意給我一個月簽證,就算出示回程機票訂票證明也一樣。當下我總算體會到何謂天不從人願,天大地大海關最大,在人家的地盤上就得照著它的規矩來,雖然這規矩跟白紙黑字上寫得不一樣,完全照人心情走。左思右想了許久,突然腦子裡跳出了一個想法:「不如去索馬利蘭吧?」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