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40)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50)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喀麥隆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納米比亞的轉型成為新興能源生產國之路,是一場在複雜中前行的實驗
納米比亞的轉型成為新興能源生產國之路,是一場在複雜中前行的實驗

納米比亞的轉型成為新興能源生產國之路,是一場在複雜中前行的實驗

2025 Sep 02 趨勢洞察
內容目錄
  1. 納米比亞經濟轉型之路上的第一道選擇題:風險與收益
  2. 經濟機遇與實際挑戰之間,還有財政、就業與基礎設施的考驗
  3. 不容忽視的生態風險,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雙重考驗
  4. 存在於社會與政治層面的多方利益博弈
  5. 納米比亞的轉型成新興能源生產國之路,是一場多面向又同時進行的複雜實驗

作者:wowAfrica阿非卡 內容總監 何佩佳


納米比亞,這個以豐富的鑽石與鈾礦聞名的非洲國家,正處於一場歷史性的經濟轉型之中。

自2022年近海發現龐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後,這個國家將其發展重心轉向成為新興的能源生產國。納米比亞政府希望這場石油熱潮能為國家帶來巨大的財富,並在2030年實現商業化生產的目標。 但是,這條道路充滿了挑戰與權衡,考驗著納米比亞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治理上的智慧。這場轉型之旅的複雜性,不僅關乎國家命運,也為全球所有資源豐富的開發中國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觀察案例。

納米比亞經濟轉型之路上的第一道選擇題:風險與收益

納米比亞礦業與能源部(Ministry of Mines and Energy)長期以來積極推動勘探,並建立了一個對外資極具吸引力的法律框架。儘管石油勘探本身充滿了巨大的資本投入和技術風險,遠非一個發展中國家所能獨立承擔,但納米比亞選擇了一條公私合作的道路。 

這項戰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納米比亞獨特的優勢。其近海的地理與地質條件被認為與巴西沿海的富油區相似,極具潛力。更重要的是,相較於非洲大陸其他地區,納米比亞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健全的法治體系,這為國際能源巨頭提供了投資信心。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和殼牌(Shell)等公司,正是看到了這些機會,才願意投入巨資進行深海鑽探。 

這場公私部門合作的模式是雙向的。 

私營跨國公司負責承擔高昂的勘探成本與失敗風險,而納米比亞政府則透過其國有石油公司 Namcor,在所有大型勘探許可證中都持有約10%的股權。這項策略確保了國家能在不承擔全部風險的前提下,直接從未來的石油收入中獲得收益。

( 圖片來源:Photo by Zbynek Burival on Unsplash)

經濟機遇與實際挑戰之間,還有財政、就業與基礎設施的考驗

如果納米比亞能按計畫成為一個主要的石油生產國,其經濟前景將會引來新變化。根據納米比亞政府的預測,在石油生產高峰期,石油收入可能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0%以上,為財政預算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收入。這些資金預計將被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強化社會福利和推動教育,為國家的長期發展提供動力。 

不過,巨大的經濟機遇也伴隨著現實的挑戰,如就業和基礎設施。 

儘管石油產業被寄予厚望,但它本質上是一個資本與技術密集型而非勞力密集型產業。納米比亞政府雖然推動了「本土內容政策」(Local Content Policy),要求外國公司優先聘用納米比亞公民、使用本地供應商並進行技術轉移,但業界普遍認為,在初期階段仍需大量依賴國際專業人才。如何在實踐中確保本地人能真正從這場石油熱潮中獲益,而非僅僅是低階勞工,是納米比亞政府面臨的一大難題。 

其次,關於基礎設施。 為了支持近海石油開採,納米比亞需要大規模升級其港口與物流設施。原定於2030年實現石油生產的計畫,正是因為呂德里茨港口(Lüderitz harbor)的升級工程延遲而暫時擱置。這項延遲背後,不僅有環境評估的考量,也反映出納米比亞在基礎設施投資和執行層面所面臨的挑戰。

不容忽視的生態風險,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雙重考驗

納米比亞的石油開發計畫,在環保方面引發了嚴重的擔憂。其近海油田位於世界上最獨特且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也就是本吉拉洋流(Benguela Current)所在區域。這片海域是數百萬人口賴以生存的漁業中心,同時也是瀕危鯨類、海豚、海豹和海鳥的棲息地。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多次發出警告,指出石油鑽探和潛在的漏油風險,可能對該地區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衝擊。他們要求政府必須進行更嚴格、更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EIA),並制定詳盡的應急計畫,以防範任何意外。 

儘管納米比亞政府和石油公司承諾會遵守最高的國際環保標準,但歷史上許多國家都曾因石油洩漏而遭受嚴重生態災難。這場開發的成敗,不只取決於經濟回報,也考驗著納米比亞在保護其寶貴自然遺產方面的決心與能力。

存在於社會與政治層面的多方利益博弈

歷史讓人類明白了一件事,石油財富的湧入是一把雙刃劍。石油可以是國家發展的加速器,也可以是引發「資源詛咒」(Resource Curse),導致社會分裂與政治動盪。納米比亞的社會各界正處於對此問題的討論與博弈之中。 

非洲大陸不乏被「資源詛咒」所困的國家。例如奈及利亞,儘管它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但數十年的石油收入並未有效改善普通民眾的生活,反而滋生了大規模的腐敗,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懸殊。除了資源詛咒,還有燃油補貼帶來的教訓。 奈及利亞和安哥拉曾長期實施低價的燃油補貼政策,但是補貼耗盡了國庫,扭曲了市場,並助長了燃料走私。當政府試圖取消補貼以進行財政改革時,都引發了大規模的社會抗議與暴力衝突。  

這些經驗警示著納米比亞,石油財富的公平分配與理性管理的重要性。 

上述是借鏡他國的警示,而納米比亞政府顯然意識到了這些挑戰。它建立一個法律與稅收框架,以確保國家能從中獲得公平的份額。此外,政府也積極與公民社會團體(CSOs)進行對話,討論如何建立透明化的機制,並將部分石油收入存入主權財富基金,以避免收入被少數人侵吞。 

無論如何,挑戰依然存在。關於如何應對各階段挑戰的討論和解決方法,仍在早期階段且需要驗證,尤其是如何將共識轉化為具體且有效的政策並確保其執行力,這是未來對於納米比亞政治體系的考驗。

(圖片來源:Photo by Grant Durr on Unsplash)

納米比亞的轉型成新興能源生產國之路,是一場多面向又同時進行的複雜實驗

納米比亞的石油開發之路是一場在經濟、環境和社會等多個面向且同時進行的複雜實驗。這是一個關於權衡的艱難抉擇:如何在追求經濟增長與維護環境、歷史及社會公平之間取得平衡? 納米比亞借鏡他國經驗,嘗試以一種不同於他人的方式來駕馭這場變革。 

 怎麼樣算成功轉型?這份成功得由納米比亞來定義。我們能確定的是,納米比亞的選擇會改變自身命運,也會為其他面臨相似困境的國家提供寶貴的經驗。還有一點能確定的是如果石油資源管理不善,它也可能重蹈覆轍,陷入「資源詛咒」的泥淖。 

國家經濟轉型這條路沒有現成的捷徑,所有人都得不斷的嘗試與試錯。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著,納米比亞能否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前行中,為自己開創一個更好的未來。注意!這裡提到的「自己」是複數,它包含著經濟增長、維護環境、歷史及多方利益等角色。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J.f Manzanero on Unsplash

  • 參考資料:Namibia’s push to become an oil-producing country by 2030 is on pause - here’s why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納米比亞:誰說生態保育和經濟發展不能共存?

納米比亞自1990年獨立後,成為非洲第一個將環境保護列入憲法的國家,並設立各項法規保護生態環境,讓居民和野生動物共存。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努力之下,納米比亞不僅成為世界上動物數量增長的少數國家之一,亦善用天然資源創造了可觀的觀光收入。此外,不僅盜獵者少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也能大幅提升啦!誰說生態保育使土地沒價值了呢?納米比亞成功地展現出生態保育反而使國家的土地更有價值,是台灣值得學習與參考的對象。

哈夫塔爾的石油賭博策略

哈夫塔爾的石油賭博策略

自從傷癒歸來,在過去兩週裡,利比亞國民軍(LNA)領導人、陸軍元帥哈夫塔爾做出了一系列舉動,這些舉動令國際社會頗為不安,其中最為主要的行動是在事實上阻止了大部分利比亞石油出口以及逐漸改變利比亞國内政治現況。如果哈夫塔爾在石油市場上的舉動不會導致中央銀行任何變化,也不會導致任何其他哈夫塔爾可以作為一種保全顏面的讓步方式,那麼哈夫塔爾可能會很快失去支持,因爲人們會受到石油收入不足的經濟影響。

奈及利亞:擊倒非洲最大經濟體的石油問題

奈及利亞:擊倒非洲最大經濟體的石油問題

如果有一天,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石油毫無預警地斷源了,那會是怎麼樣的世界?我們不能開車、騎車、坐公車通勤上下班;機場裡,所有人只能望著排排停在跑道上的飛機和乾枯的油箱嘆氣;每一間加油站都掛著斗大的牌子寫著「賣光」,如果這是明日必然會發生的事,我們的世界可能會就此停擺。

不再貧窮的世界?納米比亞社會實驗計畫

貧窮是目前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迫切亟須改善的問題,尤努斯在孟加拉創立的窮人銀行便因為諾貝爾和平獎的關係,開啟了世人對於解決貧窮處境的想像。位於非洲大陸西南部的納米比亞近年來進行了一個新的社會實驗計畫,嘗試透過推廣無條件基本收入制來解決問題。

納米比亞:赫雷羅女人的維多利亞風洋裝

納米比亞:赫雷羅女人的維多利亞風洋裝

非洲大陸的西南側有一個濱海國家叫納米比亞Namibia,這裡有一個部族的女人穿著打扮活似突然從維多利亞時代誤闖進二十一世紀。這些人並非穿越時空到現代的古人,她們是赫雷羅族的女人。自上個世紀開始,她們便開始穿這套激似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的傳統服飾。外人可以從服飾的用料及裝飾,看出一個女人的社會上地位及財力,也是已婚身分的象徵,宣示自己將會遵守赫雷羅族的傳統

席捲全球的納米比亞影星─歷蘇

席捲全球的納米比亞影星─歷蘇

歷蘇(Nǃxau ǂToma),一位出生於納米比亞部落的農夫,在因緣際會之下拍攝了《上帝也瘋狂》從此一炮而紅,成為風靡全球的巨星,之後更多次前往亞洲進行電影拍攝。縱使這位傳奇影星現在已不在人世,但他純樸又自然的形象依然深植人心。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