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7)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46)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中國象牙女王非洲判刑,口誅筆伐之餘我們能否看到更多?

中國象牙女王非洲判刑,口誅筆伐之餘我們能否看到更多?

2019 Feb 26 認識非洲
內容目錄
  1. 樂於助人的華僑前輩或黑幫走私頭目?
  2. 面對和想像不同的世界,「理解」可能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3. 影響海外華人了解和參與野保,一條漫長的路和已發生的改變
  4. 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放下自己的正確

作者:中南屋創始人黃泓翔

image

本文作者為中南屋創始人——黃泓翔先生。復旦大學新聞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英國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IED)、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多家頂級國際組織特約顧問。赴南美洲、非洲數十個國家調研,因為在發展中國家做野生動物保護的大量傳奇經歷,受到大量國內外媒體的報導,並在2016年成為了netflix國際紀錄大片《象牙遊戲》的主角,被國際野保英雄珍古道爾點贊。


2019年2月20日,曾經轟動世界的坦尚尼亞象牙女王案件終於落下帷幕,主角楊鳳蘭獲刑十五年。

2015年10月,年逾六旬的楊鳳蘭女士在非洲的坦桑尼亞被捕,國際組織《大象行動聯盟》稱其涉嫌走私象牙860根,為「坦桑尼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象牙走私犯」。隨後的幾年,因為判決遲遲不下來,人們不禁有了許多的疑惑:「非洲不少華人認為此案是西方人對中國人的蓄意抹黑和陰謀,因而『明明沒有證據卻不放人』;國際媒體和NGO則認為是因為中方的干擾和保護,讓楊女士遲遲得不到『正義的判決』」。

現在判決終於出來了,中國外交部也表示:「我們支持坦尚尼亞有關部門依法、公正查處和審理此案」,一下子大家的聲音基本上統一了,開始各種對楊女士口誅筆伐,甚至唾罵詛咒。在楊鳳蘭被判十五年的結果出來後,不少報導在指責她之餘,也會順便把我作為臥底象牙貿易的中國英雄,大力表揚一下。其實看到這些,我並不好受。因為單一的、過於情緒化的評判,可能對問題的解決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樂於助人的華僑前輩或黑幫走私頭目?

楊鳳蘭是一位老坦尚,她自身的身份和背景也讓這起案件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和國際影響力。

20世紀60年代,為了建設坦贊鐵路,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了史瓦希里語專業。本來在插隊的楊鳳蘭抓住了機會,並最終成了該專業的首批畢業生。一畢業,楊鳳蘭就開始為坦贊鐵路建設項目擔任翻譯,並且在坦尚尼亞成家,生下一女,為了紀念非洲的經歷,女兒的名字還專門用了一個「非」字。後來,她擔任坦桑尼亞中非民間商會副主席,積極活躍於中非關係的建設中。在被捕前的報導中,65歲的楊鳳蘭曾這樣說:「我知道我應該退休了,但是每當我想到,我的語言優勢和人脈資源能幫助中坦兩國人建立交流互信,我就不想停止工作了。」

「我自己其實就是中坦友誼最好的例證。」她說。

然而,人生如戲,在當年楊鳳蘭被捕後,用《三聯生活周刊》的話來說,「楊鳳蘭跟所有人開了個大玩笑,一個非常殘忍的玩笑。」當時,同時身處非洲華人圈和國際野保組織群體的筆者,也聽到了截然不同的聲音。有的人如更多非洲華人,說楊女士人非常好,經常幫助別人,不可能會做這樣的事情,一定是被誣陷;有的人如國際NGO以及國內一些媒體,將楊女士看作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將其描述為黑幫頭目、儈子手一樣的存在。

這似乎非常矛盾的,如果柯南是對的,那麼真相應該只有一個?是這樣嗎?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真正深入海外華人群體做過調查的人——如同我自己,才能明白這兩者其實並不矛盾。在深入去了解海外華人群體後,我會發現他們生活與工作其實的確存在許多灰色的地帶,例如沒有合法工作簽證的違法滯留、灰色或者黑色清關(走私)、偷稅漏稅、地下錢莊等。在許多非洲本地和西方媒體眼中,這些華人簡直是黑幫和地下犯罪團伙。確實,在非洲做過違法事情的華人很普遍。注意,是「違法」而不是「犯罪」,也就是說他們雖然經常性地違法,卻不會做非常嚴重的犯罪事件。這個度,我的許多外國朋友都無法理解,它來自於華人價值觀的一個自我把握。

在經常走私貨物(例如百貨、木材、礦石)於中國和非洲之間的前提下,其實,走私點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鱗片,在很多非洲華人眼中並不是很嚴重的事情,他們大多也不把這看作嚴重的犯罪或者道德上很不能被接受的事情。在不少非洲國家的調研中,我接觸過非常多有過以上這類違法行為的華人。在交流和相處中,你會發現他們並不像許多NGO和媒體所想像那樣是冷酷無情、唯利是圖、心狠手辣的黑幫或走私犯。相反,他們可能是熱情的大叔,體貼的阿姨,慈祥的奶奶,無微不至關懷和幫助別人的老爺爺。

因此,儘管我本人並不足夠了解她,但如果坦尚尼亞歷史上最大的象牙走私犯之一楊鳳蘭,同時是也是一位樂於助人、熱心於中非友誼的華僑前輩,其實我覺得非常普通而正常。這樣的人,在非洲、拉美等地我見過許多許多。

image

(Photo by Pawan Sharma on Unsplash)

面對和想像不同的世界,「理解」可能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作為一名有點極端的環保主義者和動物保護主義者,數年前我最開始做調查的時候,心中的象牙貿易者也都是長著邪惡的嘴臉。但是當我真正走近他們,我有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這也讓我產生了非常多的矛盾和困惑。

一方面,隨著中國人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的發展,我親眼看見有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製品貿易和華人緊密相連:在非洲,華人走私象牙,吃穿山甲;在南美,華人走私美洲虎牙,中餐廳菜單上可能赫然寫著穿山甲、犰狳。在相距甚遠的天涯海角,我看到的情況居然驚人相似。這些華人,確確實實地在傷害我所珍視的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而另一方面,和這些華人相處,你可能根本無法憎恨他們,你甚至會喜歡他們。因為他們對來自中國的、陌生的你非常友好,他們無條件關心你,幫助你。

是這種糾結,讓我跟國際野保組織合作時立下了「不協助逮捕華人」的原則,儘管這個原則被很多外國人不理解,甚至是攻擊。

明確判斷是非對錯很難,但是出於對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的熱愛,我決定協助國際組織抓捕非洲人、南美人的野生動物製品走私犯。我知道他們也許也不一定十惡不赦,但是在我的價值天平裡,我選擇了把野生動物看得比他們重要。而同時,我又決定不協助抓捕華人,即使我知道無論他是誰。「罪犯就是罪犯」,許多置身事外的人都會這麼說,而且說得非常輕易。

象牙女王被捕之前一年,就有國際組織希望我協助調查坦尚尼亞的情況。在知道目標對像是華人,而且最終目標是逮捕之後,我拒絕了。我並不覺得我所做的選擇是高尚的、正確的,或者是卑鄙的、錯誤的。在我看來,那是人所做的選擇而已,說不清楚對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對錯本身就是相對的。然而,既然給自己設定了這個原則,我開始嘗試去理解這些海外華人。也許理解和正向影響,比一些調查和逮捕更有價值。

在很多年前,我曾經義正言辭地說「不違法就做不下去,那就別做啊」。今天回過頭看,我覺得當年的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逐漸地與非洲華人深度接觸,讓我明白了,他們這些人為了自己的願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不可能輕易就別做的。對於大量白手起家闖到非洲的中國企業,資金不足、當地外匯管制、當地過於苛刻的相關政策都可能把他們逼上絕路,滿盤皆輸。

最近筆者在衣索比亞調研期間,也接觸了當地的許多華人,同樣存在在法律邊緣試探的事。例如,由於衣索比亞極度缺乏外匯,對於出境的外匯攜帶有極其嚴格的管控,而中國企業尤其是個體商戶,賺到的錢都面臨著無法換成美金或人民幣的問題。他們因此不得不以更高的匯率進行私下的貨幣交換,把錢通過其它方式轉送回國,才能真的實現賺錢養家。

同樣的道理,對於很多華人來說,參與違法野生動物貿易不過是這一系列邊緣行動的一種,他們根本不理解野生動物保護是什麼,販賣動物似乎和私下換錢、少開幾張發票以及販賣其它產品差別並不大。也因此,我開始理解為什麼他們總處於灰色地帶,會理解野生動物保護這樣的事情離他們究竟有多遠,會理解為什麼他們總是和各種野生動物製品貿易糾纏在一起。當然這並不代表他們走私象牙、吃穿山甲就不應該受到法律懲罰。只是,當我們嘗試理解他們,可能我們更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單純去說「他們是壞蛋」、「他們是愚昧的」,也許並無助於我們真正解決問題。

如果他們是問題的一部分,那麼他們其實也是問題被解決的一部分。

image

(很多華人根本不理解野生動物保護是什麼,當然這並不代表他們走私象牙、吃穿山甲就不應該受到法律懲罰。只是也許比起單純去說「他們是壞蛋」、「他們是愚昧的」,嘗試理解及找尋解決辦法更有助於我們真正解決問題。/ Photo by Emily Morter on Unsplash)

影響海外華人了解和參與野保,一條漫長的路和已發生的改變

中南屋從2015年開始一直有一個項目,叫《帶動非洲華人了解和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我們所做的事情其實並不復雜,一方面我們很熟悉本地和國際的動物保護組織,跟他們有很多合作;另一方面,我們又相對了解非洲的華人群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做的就是建設橋樑,把野保組織的情況、故事、活動信息傳播給華人,帶動華人一起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有一些國際野保組織的外國人對我們這個項目嗤之以鼻,說罪犯是無法被改變的。我不同意,因為他們看到的是「罪犯、走私犯、黑幫」,我們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

我們不喜歡做一年來非洲幾次、單向宣傳而不是深度溝通的工作坊、座談會、講座。相反地,我們嘗試深入社區做草根活動。例如:我們組織華人去做野保志願者,也去中國建築工地裡和中國工人交流野保知識,還在中國城街頭搞野保簽名活動藉此機會和華人溝通。幾年下來,我們切實地看到了,其實很多時候非洲華人會參與非法野生動物製品貿易,真的是因為他們對這個話題了解非常之少。不是說不了解要殺死大象才能獲得像牙,而是不了解什麼是野生動物保護、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為什麼要抵制非法野生動物製品貿易,以及可能更重要的是沒有對野生動物保護這件事情建立情感聯結。

而如果基於對這些人的理解,採用正確的資訊、正確的方法去做宣傳教育工作,讓野生動物保護走進他們的生活,而不再是跟他們無關的、遙遠的事情,他們中的許多人會被改變。我們也見過了許多這樣的改變,例如:經常帶象牙回國的中國企業青年僱員告訴我們,深度了解野保之後,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自稱非常擅長烹飪穿山甲的某非洲國家華人老僑領握住當地中餐廳老闆的手,跟他說「以後我們再也不吃穿山甲了」。

這當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它可以發生,也正在發生。

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放下自己的正確

人很容易帶著非黑即白的眼光去看人、看事情,一會覺得人崇高偉大,一會又覺得人卑鄙下流。

楊鳳蘭出事前,我們覺得她偉大,為中非友誼獻身;被捕後,我們覺得她原來是披著羊皮的狼、罪該萬死。黑土麥田秦玥飛被七問前,我們覺得他崇高,放棄財富去農村;被七問後,我們覺得他虛偽、欺世盜名。我臥底做象牙調查,有的人知道後說無私、奉獻;不想被拔高的我強調野保工作也是正常工作,有的時候臥底調查也有一些工資,有的人聽了便說「哦,原來是為了錢」。

對於這種非黑即白的視角,我時常覺得很悲哀,也總是想起大學裡一位我非常敬重的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的話:「這個世界和人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灰色的。如果有天我得了什麼榮譽,你們不要覺得我就是多麼偉大的人;如果有天我因為嫖娼被抓起來,你們也不要說我就是很糟糕的老師。」

這種帶著灰色的視角,更開放更多元地去看人和事的態度,是中南屋努力傳遞給學生的。人很容易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在厄瓜多,我問中國企業,為什麼土著人和環保組織要反對他們的礦業開發。他們回答「因為他們愚昧無知」。在肯亞,我問過國際組織為什麼當地有許多人甚至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支持女性割禮。他們回答「因為他們愚昧無知」。在國內國外,我問過熱愛野保的人為什麼有的非洲華人會購買象牙犀牛角。他們回答「因為他們愚昧無知」。

我想,這樣的答案,是無法通向任何可能的未來的。

我真心希望中南屋的學生們引以為戒。在今天這個中國走向環球的時代,我們的青年人要走向國際舞台,去理解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去看到事物和人的多面性、去面對沒有簡單是與非、對與錯的世界,都將是至關重要的素質與能力。
 


image

中南屋 CHINA HOUSE 是一個幫助中國青年走進亞非拉、築夢一帶一路的平台。通過國際調研、海外遊學、義工旅行等項目,中南屋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世界公民意識的新青年,幫助中國融入全球可持續發展。


本文章獲得中南屋 CHINA HOUSE 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ID請搜尋:chinahouse2014。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Pawan Sharma on Unsplash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瀕臨消失的查德湖:必須面對的環境危機、生態危機與人道危機

瀕臨消失的查德湖:必須面對的環境危機、生態危機與人道危機

查德湖位於奈及利亞(Nigeria)、尼日(Niger)、查德(Chad)與喀麥隆(Cameroon)的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農業與漁業區。隨著氣候變遷與人為過度開發,查德湖面積不斷縮小,再加上恐怖組織的襲擊,使得當地面臨嚴重的生態與人道危機,當地政府也不得不正視並處理這項議題。查德湖的消失將會影響到周圍兩千萬人口的生計。別以為這只是遠在非洲的一件小事,查德湖的消失是一個對世界的警示,若我們一味過度開發而不重視,不思考如何讓珍貴的資源永續利用,這種資源耗竭的危機也可能會發生在你我身上。

納米比亞:誰說生態保育和經濟發展不能共存?

納米比亞自1990年獨立後,成為非洲第一個將環境保護列入憲法的國家,並設立各項法規保護生態環境,讓居民和野生動物共存。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努力之下,納米比亞不僅成為世界上動物數量增長的少數國家之一,亦善用天然資源創造了可觀的觀光收入。此外,不僅盜獵者少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也能大幅提升啦!誰說生態保育使土地沒價值了呢?納米比亞成功地展現出生態保育反而使國家的土地更有價值,是台灣值得學習與參考的對象。

在南非,織巢鳥住在電線桿上的公寓

在南非,織巢鳥住在電線桿上的公寓

在一望無際的非洲公路上,我看到了路邊的電線杆上有一大堆的茅草,當時我很疑惑,非洲人為什麼都把茅草放在電線杆上,是怕牲畜會去偷吃嗎?! 原來這種鳥的名字叫做織巢鳥,為了保家衛國、照顧手足,牠們在電線桿上打造出自己的家園,可謂鳥界的多代同堂唷。另外,牠們運用不同長短及頻率的鳴叫來溝通,譬如「我來串門子囉」就是一長聲,「有敵人來了」就是短而急促。

愛吃蜂蜜的非洲蜂蜜嚮導

今天我在家裡吃早餐時順便用蜂蜜調了一杯蜂蜜牛奶,突然想到之前有個南非朋友跟我說過:「我們那裡有一種鳥,牠會帶我們去找新鮮好吃的蜂蜜,大家都叫牠『Little honey friend』。」喝了一口蜂蜜牛奶,我開始動手查詢 Little honey friend 的身世來歷。

納馬雨蛙:雨季限定小精靈

納馬雨蛙:雨季限定小精靈

這幾天聽著窗外唏哩嘩啦,想到原來台灣也到了這個季節了,台灣雨季會出現的小生物不外乎會飛的白蟻這種生物了。那非洲的雨季有什麼呢;有一種會發出逼逼逼叫聲的小嬌客,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南非的小嬌客-納馬雨蛙吧!

當非洲開始說「Ni Hao」

乘著趨勢茁壯的中文需求及國家發展所需,許多非洲國家開始或計劃將中文納入學校課綱。烏干達教育部不久前宣布計劃在35所中學新增中文課,肯亞課程開發機構(KICD)也宣布已完成中文教學大綱設計,適合對象為小學四年級(約10歲)以上學生參與,預計2020年推出。關於烏、肯兩國將中文教學帶入學校的新聞報導,內容多提及學習中文有利未來求職。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