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7)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46)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第二波疫情強襲烏干達,嚴厲防疫政策讓人人防疫意識大轉變

第二波疫情強襲烏干達,嚴厲防疫政策讓人人防疫意識大轉變

2021 Jun 29 認識非洲
內容目錄
  1. 藏在防疫措施裡的政治盤算
  2. 烏干達人對防疫措施的怨言與無奈
  3. 防疫意識180度大轉變
  4. 新冠肺炎疫苗,打還是不打?
  5. 封城措施會無限期延長嗎?

作者:小非象

image

烏干達自 2020 年三月開始第一波疫情和第一次封城,每日確診案例都維持在 2、300件左右。曾有過好長一段時間裡,確診案例維持在十位數或更低的數字,這給了烏干達民眾希望「新冠肺炎已經完全被控制了」。正當全球許多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好轉時,變種病毒進入烏干達並且疫情在一個月內急速升溫。2021年六月初烏干達每日確診案例在 100 件以下;六月底則是每天幾乎超過 1700 件,短短三個星期內增加了 17 倍。烏干達正遭受第二波疫情強襲,緊張情勢撲滅了烏干達民眾的希望。

我之前一直聽聞身邊朋友的朋友或是認識但不熟的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最近開始聽到身邊一些很要好的朋友也感染了。

官方公布的數據中顯示確診案例曲線正在急速上升。以流行病傳播學所說的倍增時間模型,也看得出烏干達的倍增時間由 68 天下降至 31 天。換言之,如果我們不改變行為或加強防疫措施的話,在未來一個月內確診案例很可能會翻倍。

image

(圖表顯示烏干達的確診個案來到了新高。/ Photo credit:烏干達政府官方資料)

我非常認同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 (Yoweri Museveni) 近期發表的談話裡提到的一點,他說:「第一波疫情侵擾時,大家對於控制疫情有信心,本地死亡率也偏低,這不是因為我們比西方國家有特別高品質的醫療技術和設備。我們優於美國和義大利是因為我們持續成功地控制感染率,沒有給醫療系統帶來負擔。像美國這種有錢國家,即使醫療技術再高,需要被照顧的新冠肺炎病人實在多得不勝負荷,光是氧氣筒不足就能令人喪命了。」

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變種病毒傳染得更快,年輕人也不再倖免於難。

現在烏干達對於醫療設備的需求大大增加了,全國有能力妥善處理新冠肺炎的大型醫院裡的普通床位和緊急病房床位加起來不到 4,000 個。除了床位不足,氧氣供應也成了問題。氧氣本身並非不夠而是需求突然增加得太快,短時間內來不及製造。前幾天,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裡某家醫院傳出一起不幸消息,氧氣系統失效導致院內 30 位新冠肺炎病人去世。

每當這種事情發生時就是再次提醒我生活在非洲必須面對安全和健康問題。真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在發達國家怎麼可能因系統失效或人為錯誤導致這種意外發生,即使發生也有完善的法律和調查制度追究相關責任,避免重蹈覆轍。在非洲長期居住,醫療和健康條件真的是最大的擔憂。一旦有什麼奇難雜症或是倒楣遇上系統問題,小感冒或小傷口都可能是致命原因。

現在烏干達的新冠肺炎死亡數字在 900 件上下,官方承認實際數字應該更高。

貧窮的底層人民或是住在偏遠郊區的人,平時面對生活和健康問題就有一大堆因病喪生的理由,再加上未必有錢看醫生,因新冠肺炎過世卻無人知是絕對可能的!

image

(隨著烏干達總統即時現場演說,推特上也出現各種既憤怒又搞笑的評論。有人就笑說「政府既極力鼓勵大家打疫苗,又沒有任何私人或公共交通工具讓人外出,政府是否要透過 What’s App 來給我們送疫苗呢?」/ photo credit:截圖自推特)

藏在防疫措施裡的政治盤算

很多時候,政策執行並非只有考慮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通常還有其他政治或社會因素影響。烏干達政府因應第一波與第二波疫情推出的防疫措施裡,可以看出執政政府有著什麼樣的政治盤算。

2020 年全球對於新冠病毒仍在初步認識階段,所有政府都偏向寧願政策過度嚴謹也不希望病毒擴散。由於東非其他國家已經出現確診個案,大家都不相信烏干達能獨善其身這麼久。烏干達政府會實施一定程度的封城措施,這也是大家預料之中的事。但是,烏干達政府明顯想要在背地裡先討論並制定防疫措施,準備好了才宣布第一件確診個案,同天晚上再公布封關措施,如此一來便能顯得政府應對動作非常快捷。

2020 年三月烏干達宣布第一件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政府緊接著宣布近乎滴水不漏的封城封關:沒有人能從機場或陸路出入境、國內所有私人或公共交通暫停、幾乎所有餐廳店舖不能營業,整個國家根本就是進入了暫止狀態。防疫措施宣布不到 48 小時就全面封城,似乎有點過度嚴厲。是否需要做到這種程度的封城封關,我認為有待商確。但是!所有烏干達人心知肚明當權總統為了穩定地位,需要在一年前就為 2021 年一月的總統選舉做好準備。藉著防疫政策將民間互動和溝通減至最低,防止任何聚集宣傳或示威活動,絕對是壓下在野黨支持程度的最佳方法。

相較於第一波疫情,第二波疫情的災情更為嚴重,但是防疫措施的嚴格程度不如上次。今年所有餐廳和一般商店還能照常營業。探究其根本原因是總統在今年已經重新「獲選」了,政治壓力比去年小,不需要再使用極端措施壓制民間活動與交流。比較過第一波和二波疫情的封城政策之後,明眼人都看得出當權者在為自己的政治生涯鋪路。

「慶幸這個國家沒有封關,仍能自由出入機場!」第二波疫情發生後,這是我腦海中最安心卻也是最自私的想法。這樣的情況我是不願回去的,雖然現在回香港需要在酒店隔離 21 天,但是烏干達始終沒有封關,萬一有什麼事還是能夠離開,所以心理上仍然覺得比較安全。另一方面,我也明白為什麼本地人對這次政策反感:沒有打疫苗的外國遊客仍然可以入境烏干達,甚至在國內被歸類在「例外」情況,所以他們可以繼續進行各種旅遊活動;反觀打了疫苗的本地人幾乎是被禁足在家。

在疫情急速擴散且情況如此嚴峻的情況下,烏干達政府仍然容許外國人入境和保留機場開放,可見它們非常需要旅遊業支持,也很在意其他國家的目光。國際社會不太理會烏干達國內政策如何,只要遊客仍然能夠出入境,表面上看來還是風光的。說到底,那一個政權不需要面子?

image

(上圖是烏干達政府提供的新措施概要。我注意到的重點竟然是這種官方宣導也要把總統的樣子放上去?/ Photo credit: 烏干達政府官方社交媒體)

烏干達人對防疫措施的怨言與無奈

烏干達政府早在六月初就放出風聲,讓人民知道官方會推出某些防疫措施。

六月六日宣布禁止國內不同區域之間的人、車輛流動,不准娛樂場所和宗教的聚會,婚禮和葬禮的聚會人數限定在二十人以下。第二波疫情的首輪防疫政策廣為接受,因為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再加上首都坎帕拉及其外圍區域感染人數最多,禁止跨區流動也算是防止疫情擴散的好方法。

烏干達政府多次明示暗示恐嚇市民,即「如果再不照著所有防疫指引做,很可能要再一次面對全面封城!」突然間,我看到街道上許多烏干達人都戴上了口罩,這是前所未見的現象,恐嚇手法的確有效。

六月十八日,烏干達政府宣布了第二輪防疫措施,本質上類似去年的作法。例如維持將近了一年的宵禁開始時間從晚上 9 點提前至 7 時。這次不單是禁止跨區流動,所有私人和公共交通工具都全面禁止,所有學校和教會也是繼續全面停止。基本上,我們只能待在家或是步行至附近的超市和醫療機構。市場商販必須在工作地方留宿,政府說會派送蚊帳讓他們能安心在市場內過夜;總統甚至補充說道:「我們這些以前待過戰場的人都是在戰地或野外睡覺的,(在市場裡過夜)有什麼大不了!」。

大家對嚴厲措施當然有怨言,其中最大的埋怨是沒有給人準備時間。烏干達政府晚上 9 點左右發佈防疫政策,當晚 10 點政策正式實施。許多跨區求學的大學生因為付不起交通費,所以六月初學校停課時沒有立即回家。現在沒了回家的交通工具,受困在宿舍裡。家裡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匯給他們,自己又沒有謀生技能,不少人已經在挨餓了。

防疫意識180度大轉變

雖然很多人的恐懼是出自於封城政策而非病毒,但是他們也明白唯有遵守防疫措施才能減緩病毒擴散速度,換來盡快解除限制活動自由的措施。讓我真正感受到疫情嚴峻的,不是每天官方公布的最新確診數字,而是身邊所有烏干達人的防疫意識突然急速180度轉變。

2020年我是整間公司裡第一位戴上口罩的人。但是,兩星期前我回公司,腳才剛踏入門,同事就走過來提醒我一定要戴口罩。當下我還沒戴上口罩,同事的提醒聽進心裡反讓我有些氣憤,心想著「我一年前叫你們所有人做好防疫措施都沒有人聽,現在反過來向我說教?」。

去年我到當地藥局買口罩,它們販售的口罩既沒有獨立包裝也不是整盒全新的,藥局員工的雙手也沒有消毒過就直接觸摸口罩,你要多少個他便逐個逐個給你數。

今年六月下旬,我再到藥局買口罩。先別說員工已經戴上了口罩,他們還懂得用鉛筆把口罩從扣耳的繩那邊勾起來遞給我,好讓大家的手都不會接觸到口罩面層。雖然進步不少,還是有不少其他藥局員工遠遠見到有顧客步入才戴上口罩,甚至口罩沒有覆蓋鼻孔。某次付款時,藥局員工刷完信用卡後竟然把信用卡噴一次消毒劑才還我,這也讓我感到驚訝。但是,如果他認為大家接觸過的物件可能有病毒,為什麼又不把它遞給我的那盒藥也噴一次消毒噴霧呢?


我家裡每週都會有工人阿姨來打掃衛生,最近幾次她們竟然是戴著口罩過來。雖然她最後還是會把口罩摘下來因為工作時又熱又流汗,但是她竟然懂得把大家經常碰到的地方例如門把和電燈開關處,重點消毒與清理。我大力讚賞她防疫意識提高了的時候,順帶提醒她要為小女兒也購買一些兒童專用口罩,她卻說:「小朋友感染和生病的機會很低啊,我不擔心!」 我馬上跟她解釋說「即使是低風險人口也可能身體帶有病毒,傳播給身邊的人」。

烏干達人的防疫意識增加了,但不一定有知識。

新冠肺炎疫苗,打還是不打?

雖然不知道烏干達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方法,至少現在在街上十個人裡有九個都戴口罩了。餐廳和店舖也更加嚴格管制出入,確保所有人都量體溫和戴口罩。這些現象都令我覺得心安了許多,但是最讓我感到安全的還是因為自己已經打完了兩針疫苗。自六月開始以來,我親眼看到疫苗真的起作用了。已經打了一針疫苗的朋友就是感冒和發燒了一下下但沒有大礙,反觀完全沒打針的朋友病得比較厲害。

當初我沒有特別急著想打疫苗,甚至有些卻步。疫苗畢竟是新科技,再加上全球各地傳出疫苗副作用導致嚴重不適或死亡的消息。直至疫情嚴重時,我看到在烏干達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明顯高於打疫苗後出現嚴重副作用,沒多加考慮便馬上去打疫苗。我也非常感謝身邊朋友的大力鼓勵,讓我趕在疫苗缺貨之前成功打了第二針。

這點和我香港家人朋友採取的姿態和行動很不同。香港似乎有很多人仍然在猶豫要不要打,亦有不少人預約了一、兩次都退縮,有些到現在仍未打針。但是在香港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香港人衛生意識較高,傳播風險亦較低,換作是我在香港也可能不會趕著去打疫苗。

image

(烏干達護士很專業,不痛不癢的情況下,不到1秒鐘就打完疫苗了。/ 照片由作者提供)

image

(當地醫院施打疫苗的動線安排,就是簡簡單單地在室內帳篷內擺設好桌椅,也沒有什麼正式排隊的方法。有些人很有公民素質,會嘗試記著自己到達的先後次序;但也有人乘機插隊。/ 照片由作者提供)

我的室友在六月中被驗出確診,雖然我們兩人都已經打完兩針疫苗了而且完全沒有病徵,但是我們都信不過第一間化驗所的報告。

明知打完疫苗後仍有染病的可能性,室友為了安心決定再次檢驗,安排了一間可以到府做測試的診所。既然有專業的到府服務,我索性一同檢測。診所醫護人員可說是全副武裝來到家裡「應戰」,他們非常認真,連給我們填寫記錄表的原子筆也要噴消毒噴霧,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安全。

十五個小時後透過電郵收到報告,我們兩都是「negative」!真是虛驚一場。這也提醒了我們,病毒距離我們有多近。兩人在家也要繼續避免接觸,在公用空間也要繼續戴上口罩以防萬一。

image

(室友預約向診所預約了到府檢測服務,診所員工全副武裝戒備顯得非常專業,讓我和室友感到很安全。/ 照片由作者提供)

image

(診所員工把居家測試所需用品一次帶齊。/ 照片由作者提供)

我很想知道烏干達人對打疫苗的態度,所以不停向身邊朋友、餐廳服務生、店舖員工、Uber司機等等打聽口風。

根據我個人觀察,大部份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都有計畫去打疫苗,但是沒有人感到特別急切需要做,多數抱持著「有空就去打」的態度。至於教育程度比較低的人,甚至是住在遠離市區、鄉村地方的人,大多數認為「外國白人製造疫苗送給我們是為了殺死我們,把所有黑人滅種」這種陰謀論。我一方面覺得哭笑不得,一方面又覺得其實發達國家也有許多陰謀論,例如有些人認為美國首富蓋茨不知要把什麼打入我們的身體。這樣看來,所謂教育程度低的人所抱持的擔心,其實和發達國家的人也差不了太遠。

由於烏干達總統多次恐嚇民眾如果不打疫苗就要全面封城,一窩蜂的人湧進醫院打疫苗。我因為擔心缺貨,沒等滿十二星期就再去打第二針。烏干達目前為止只有 AZ 疫苗,政府建議相隔八至十二星期可以打第二針,網上資料搜查均顯示等待十二星期的話防禦率最高。

即使有了總統恐嚇加持,現在烏干達四千多萬人口中的疫苗覆蓋率還不到 1%。在流行病傳播學裡,這個百分比根本完全不可能製造群體抗疫效應或減慢病毒擴散。

封城措施會無限期延長嗎?

烏干達總統在六月六日時一併宣佈了局部 42 天封城,可是距離上次宣佈封城措施才過了 12 天又宣布要 42 天封城,之前已經過了的 12 天甚至不算在內。即使大家都有心理準備 42 天後又是 42 天,但是封城究竟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

姑且不論烏干達人是真的害怕新冠肺炎,還是害怕因封城影響生計。大家越來越遵守防疫措施和增加防疫意識,這是個明顯的事實。如果全民打疫苗是壓制病毒擴散的最佳選擇,那麼我不敢說烏干達情況樂觀。雖然烏干達在六月時又進口了 17 萬劑疫苗,也計劃八月初再進口約 69 萬劑疫苗,但是疫苗總數距離國家總人口數目實在相距太遠了。

整體來說我還是看得到希望的,因為人們大致上遵守著如此極端的封城措施,而措施也確實有效地減少人口接觸和流動,所以絕對有可能 42 天內控制住疫情。再加上總統已經穩坐他的寶座,現在重要的不是制止反對聲音或禁止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是從去年封城措施造成的經濟損失中學習,今年他更加要重新建立經濟和民生,維持社會穩定。

此時的我除了乖乖安坐家中之外也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唯有祝願全球各地的新冠肺炎狀況盡快看到曙光,也希望身邊已經染病的烏干達朋友和他們的家人盡快好起來。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Edward edion on Unsplash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非洲新聞重點摘要2016年12月15日

巫毒教就是「與魔鬼打交道」?來認識真正的西非國教

早在我們真正了解巫毒教之前,第一本有關巫毒教的書《Haiti or the Black Republic》,與眾多好萊塢的電影,就先告訴我們巫毒教是什麼樣子。不信的話,想一下你對巫毒教的了解,是不是停留在會詛咒人的巫毒娃娃、殭屍傳說等鬼故事,膽小一點的甚至不敢討論這個話題。了解巫毒教,就從打破成見開始。 

拜訪迦納巫毒村

拜訪迦納巫毒村

「你知道巫毒嗎?想不想認識他們?」在吃早餐的時候朋友在我耳邊低聲說著,彷彿害怕其他人聽到,他解釋到,因為街坊鄰居都是天主教徒,他們認為巫毒是一種邪教,接觸巫毒會招來厄運或詛咒,所以村民們都敬而遠之。

Chimamanda: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Chimamanda: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網路上的匿名謾罵,私底下的惡意指控,是一種言語上的霸凌。片面資訊的傳遞,單一故事的訴說,不也是一種知識上的霸凌?我們對於非洲的認識,或是非洲的人們對於世界、自我的認識,往往在不經意中只接收了片面的資訊或是單一的故事,而以偏概全,這是危險的。

非洲新聞重點摘要2016年10月13日

在教育現場,wowAfrica阿非卡 讓「認識非洲」變得好玩又有趣

2017年下半年,以網路傳播華文非洲資訊起家的wowAfrica阿非卡臉書粉專,靜了好一陣子。難道wowAfrica阿非卡關門了?不,我們還活著!從六月到十二月,我們接到許多機關團體的授課邀約,小學、高中、大學、社區大學、教師研習營皆有。由於團隊人力有限,我們暫時將重心移往實體活動的規劃與執行。踏進教育現場,針對不同年齡、領域的觀眾以及邀請目的,團隊會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讓觀眾有趣、好玩地認識非洲。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