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納法索織品設計:集結大地與人文精華的藝術品
2018 Apr 21 認識非洲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作者:何佩佳
一雙巧手,在二十五年的光陰裡創造出匠心獨具的織品藝術品。
首次到台灣參展的布吉納法索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現年55歲,從1993年開始織品創作,說起自己跟織品的緣分,他笑說可能要從娘胎開始算起。母親的家族是織品世家,家族裡每個人都是承接祖輩智慧與工藝技術的織品專家,手足中也只有他一人選擇織品這條路。
「我沒辦法解釋自己對織品的喜歡是從哪裡來,我就是喜歡而且是從小開始。」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這麼說。
(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與他的織品及銅雕作品。/ 攝影:盧韋辰)
集結天地與人文精華的織品
在談織品創作之前,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先介紹了布吉納法索織品的三種織品:天然植物紮染布、泥染布、蠟染布。
前面兩者的染料取於自然環境,後者則是來自人工。因應創作者不同的創作需求,一塊布會同時出現天然植物紮染和泥染。例如:藍色是來自天然植物紮染、黃色是葉子、紅色則是樹皮。那麼黑色呢?黑色取自於發酵的土壤。黑色的變化不只一種,只要加入不同的礦物質,創作者便能擁有更多色彩變化的控制權。另外,雨季來臨時植物會生長得比較快,此時是採摘植物製作天然染劑的最佳時機。從採摘到製成可用染劑,大約一週時間。雖然旱、雨季不影響植物染劑品質,但會影響染劑顏色。
織品創作時所需的棉線、布匹、染料全是布吉納法索當地生產製造。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說:「製作過程裡兩性各司其職,女性負責採摘棉花、製成棉線,男性則負責織布,這點在布吉納法索的鄉下地區更是明顯。過去,從事織品創作的從業人員,性別比是男性多於女性,不過如今則變成女性較多些;在布吉納法索,男性從事織品製作或創作是不會被社會大眾投以異樣眼光看待。」
那麼女性跟男性織品藝術家的作品有何不同呢?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表示可以從織品上的圖案樣式來判別,女性偏好新穎、現代的,男性則喜歡傳統。
創作過程中最愛的時刻
創作靈感來自日常生活,創作過程中最喜歡哪個環節呢?
「作品完成的時候!」張著明亮有神的雙眼,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這麼回答,並接著說:「雖然染布的過程中處處充斥著驚喜,但完成作品的當下內心充滿了成就感,這時候最開心了!」
《AFRICA ART》是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創立的織品品牌,這是個擁有寬大心胸的品牌。由於創辦人本身堅信著藝術無國界與泛非洲思想,因此在《AFRICA ART》裡不會只賣自己的作品,還保有很多空間展售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最重要的是這個品牌裡存在著讓藝術家交流的舞台。
如今,他也成功地帶著《AFRICA ART》打進歐洲和日本市場並佔有一席之地,這兩地的客人特別喜歡布吉納法索織品中的天然植物紮染布,因為來自植物的藍色讓人看著特別地溫暖,摸上去也很舒服。有別於外國客人特別鍾情的天然植物紮染布,布吉納法索織品中的泥染布,因為色彩沉穩且花樣簡單,當地人和都會男女很喜歡買回去做衣服或是做居家裝飾用。
只要一條泥染布就能點睛居家生活,為日常增添時尚感。
最難解的一題:「認同自己的文化」
現今非洲花布市場競爭激烈,甚至因為山寨又廉價的品牌的加入讓迦納、剛果等非洲國家的本土花布品牌無力競爭、日漸衰敗,那麼花色不符合主流市場喜好的布吉納法索織品,它的市場跟競爭優勢在哪裡?面對這個現實的問題,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認為這是個不對等的競爭,他經常在主流商品裡看到來自非洲傳統文化的元素。
除此之外,布吉納法索織品還遇到一個問題:本國生產的產品得不到消費者青睞。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以織品為例說明:「布吉納法索織品整個生產過程都是天然且對環境傷害最低,這是歐洲人崇尚的。我們擁有別人羨慕的東西,但我們卻不覺得自己的東西好。」最大的負面影響並非來自競爭者或其他因素,而是本地消費者不認同自己的文化,對自家產品沒信心,認為外國貨比較好。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坦言,這是在行銷推廣自家品牌《AFRICA ART》時遇到最難解的一題。
第一次到臺灣參展的感覺
「真的,我從下飛機到現在,我一直都感覺非常舒服而且受歡迎。」
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到台灣參展,很喜歡台灣給人的感覺,他覺得每個人很親切,這份親切感是過去到歐洲參展不曾遇到。織品藝術家 Yobi Ima 深深地希望藉由這次的參展機會,改變大家對非洲的看法,讓更多人認識布吉納法索的工藝之美。
特別感謝法文翻譯 Taijing 協助採訪
文章用途與封面照片均由wowAfrica阿非卡團隊拍攝,未經允許請勿請勿擅自下載另作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