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首都開羅遍布爛尾樓
2020 May 05 認識非洲
作者:地球知識局
絕大多數初到開羅的人,都會驚異於城市環城公路兩旁的無數爛尾樓。這些樓有著相似的爛尾樣貌:大多數都是由紅磚灰瓦堆砌成,有些甚至沒有屋頂,看上去就是一幅未完工的混凝土框架的樣子。
這些爛尾樓的建設未經過政府同意,但也同樣沒被政府拆除,數量龐大的開羅人就住在這種被稱為「ashwa'iyyat」的房子裡,在此居住者超過了大開羅人口的63%。
所以它們並不是鬼樓,而是城市實實在在的一部分。這是什麼操作?
(開羅的爛尾樓甚至還能住人。/圖片來源: @Baloncici / Shutterstock.com)
被盯上的非法土地
開羅有三種指向含意:開羅市、開羅省,大開羅。
開羅市是開羅省的首府,位於埃及北部在地中海以南、蘇伊士灣和蘇伊士運河以西,緊臨著尼羅河的東岸。而以開羅為中心的大開羅區,則是埃及乃至中東最大的大都會區之一,包含整個開羅省以及一些其他地區,總人口超過2000萬。
埃及的所有非正式建房中有60%位於大開羅地區,而其中絕大多數以爛尾樓的形式存在。這些非正式的建築在開羅稱為「ashwa’iyyat」,沿著開羅環城公路便能將它們看個真真切切。
這些未經過政府許可的房屋最早出現於上世紀中期,絕大多數建在開羅的農村用地上,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老開羅城中村改建的產物。
20世紀後半葉是人口快速增長、城市化加速推進的時代,然而對於非洲這樣的欠發達地區來說,伴隨著人口暴增的是住房的短缺,人們不得不自行尋找住房解決方案,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於:在未經規劃的土地上建房,私自佔用公共區域,以及以非法手段低價購買土地。
在當時的開羅也是如此。
1950年代時,開羅政府針對開羅舊城區的一系列發展計劃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政府也配套出台了一些住房建設計劃。譬如分兩批建設了一些基礎性住房,在前五年平均每1000人可分配到38個單位的房屋,後五年平均每1000人可分配到32個單位。
然而,能夠獲得這些房屋的基本是社會的中層以上公民,底層群眾沒有門路,住房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而開羅的吸引力也實在是太大了,周邊人口還在不斷湧入,沒有片瓦遮頭的他們只能自尋出路。
當時開羅市區邊緣的西部農村有一些國有但閒置的土地,一小部分買不起土地的人便私自對這些土地進行「徵用」,私自蓋房。這實際上是一種無賴行為,但當局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種現象。
而更多的人,選擇在不受監管的農村土地上動手。這些地區蓋樓並不需要建築許可,無需經過漫長的規劃過程便能夠得到開發。有些農民蓋完房子後自己居住,有的人運氣好蓋得快又多,也會將已經開發好的土地賣出,儼然成了一個個小業主和開發商。
開羅的城中村包租公群體由此誕生。
(很大很大的大開羅,還在繼續向沙漠中擴張。/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農村用地的私建,擴張了開羅城區的範圍。/ 圖片來源:@eFesenko / Shutterstock.com)
(埃及是世界上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積累了無數的古墓,大量無處安身的人在古墓安了家。/ 圖片來自@Elena Diego/shtterstock)
(政府無法安置大量的外來人口,私建至少能讓大部分人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圖片來源:@Stanislavskyi / Shutterstock.com)
自建房成人生贏家
70年代初,埃及陷入與以色列的戰爭中,大部分國家資源被轉用於軍隊中,所有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全部停止,開羅政府原本計劃建設經濟適用房的打算也不了了之。
即便市區基建停止了建設,但人口和住房需求一直都在增長。
此時擔任總統的是沙達特(Muhammad Anwar el-Sadat),他統治時期非常注重將埃及現代化和經濟自由化,發展重點是促進私人投資、吸引外資、吸引外國遊客,並且出台了《開門計劃》,鼓勵埃及人多多走出國門,例如去原油資源富裕的海灣國家賣油賺錢。
在這一時期,很多在海灣國家工作的埃及工人賺了大錢就把錢匯入國內,尤其是1973年和1979年的原油市場繁榮時期,向埃及的勞務匯款極大增加,讓許多埃及家庭有了儲蓄和投資的機會。
但埃及自己是沒有太多優質的投資目標的,所以和很多發展中經濟體一樣,埃及的熱錢也流入了房地產領域,導致包括爛尾樓在內的土地價格飆升。更有商業頭腦的人則相中了房地產市場巨大的成長空間,乾脆購買白地,或挖掘政府管控的空白區,在此建造更多自己的房屋。他們諮詢工程師、僱用工人,然後親自監督項目實施,成了非正式開發商。
由於建設面積有限,建設時他們一般會先修建一兩個樓層,之後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樓層進行增加、改進。最終,大家都這麼做,就形成了大片比較密集的建築區域地塊,建設出來的樓與樓之間空地不多,空氣流通、自然採光條件其實有限。
建設房屋常被這些人視為終身投資,也常常是由業主或開發商自己居住,因此房屋的建設標準也是房主關注的重點,成品效果實際比貧民窟好。而當樓層建得高了,多出來的房間便會被房屋主人租出去。
這樣一來,實際上這些未被管控的樓房居民的社會構成非常多樣化,從建築業主和撿破爛的,到自己開店的店主或外地赴任的小公務員,應有盡有。在整個70年代,開羅約有84%的新建房屋單元都是這種非法的樓。
整體而言,這些樓的長相相似,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建設時間的早晚了。
(這些人一邊便利了湧進首都的人,也賺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圖片來源:@Victor Jiang / Shutterstock.com)
(不是正規開發的項目,都是見縫插針的私建有的住就好了,舒適度不是很重要只要條件允許,一層一層往上蓋。/ 圖片來源:@eFesenko / shutterstock.com)
(容易迷路吧…/ 圖片來源:@Victor V. Hoguns Zhugin/shutterstock)
到現在,在位於城市邊緣的爛尾樓中,依然有很多空置的房屋,空洞洞的窗戶看讓去讓人心生寒意;不過距離中心較近的老舊樓區,已經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加完整,居住者眾多,也發展出了濃厚的商業和生活氣息。
如今看來,這種爛尾樓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開羅的獨特景觀。不過當外地遊客首次到訪開羅看見這種景象,最常見的反應不是震驚便是詫異。
而當你詢問導遊為啥上層的房屋看上去永遠如此之空,很可能得到這樣兩種解釋:一是,當孩子結婚時,父母會再建一層給孩子當新房;當孩子的孩子結婚時又會往上增加樓層,最終,樓層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直到變成祖爺爺的煩惱。二是,在開羅,建築物在完工之前不必納稅,所以大家都盡量讓自己的房屋永遠不要完工。
(相比於光鮮亮麗的商業區,這裡才是更多開羅人的真實生活。/ 圖片來源:@eFesenko / Shutterstock.com)
(只要不用繳稅,沒頂也沒關係。/ 圖片@eFesenko/shutterstock)
管不了,索性不管了
面對這些爛尾樓的建設,開羅當局並非沒有做出取締行為,只不過缺乏嚴厲禁止的決心和動力,結果不過是隔靴搔癢而已。
在1966年開羅當局首次注意到人民正在寶貴的農業用地上建房子時,曾頒布立法,絕對禁止再在農業用地上建造房屋。然而當時的土地被佔用後,所有者從蓋房子、賣土地上獲得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了農業生產,對新政激烈反抗,政府便也只能作罷了。
70年代時,開羅又曾擬定了一些法律條文想要旨在遏制自建房的擴張,但又拖了幾年,直到1983年時,「在農業用地上進行建設」才正式被定為犯罪。但即便已經確定了立法,這些法律也從未得到有效執行,反而加重了官員的腐敗情況——他們接受賄賂,批准房屋建設。
1996年時,開羅又加強了對自主建設房屋的管控,決定對建設者施以懲罰。這也起到了一定效果,因為之後一段時間內房屋建設的速度減慢了。但沒多久之後當局又懈怠了,許多小業主和開發商便又蠢蠢欲動起來。
時間推進到21世紀,這些樓層已經越建越多,越來越高,在此期間開羅政府也萌生過全都拆掉、禁止再建的想法,不過並沒有加以施行。
尤其是自2011年埃及革命後,埃及再度經歷了一段動盪不安的時期,在此期間政府權力幾度重組,對地面的權利控制實際呈真空狀態,小業主和開發商們又得以利用此機會擴張建設,如對房屋進行精裝修、又在街邊開商店、咖啡館等等,已經把這些城中村自行配套得很完善了。
據估計,與2011年前相比,現在這些自主建設的樓房社區活躍度又增加了一至三倍,等到政府回過神來時,已經形成了居住人數眾多的獨特社區景觀和文化,政府甚至在居民要求下在樓房內安排了基本的公用設施,如污水處理、燃氣管道系統等。
但顯然,這麼多人都住在這種看起來比較破敗的地方似乎有些不像話。於是在之後的幾年,開羅政府企圖在城市周圍新建帶有花園的樓房社區或別墅將人們吸引過去,奈何過高的價格只吸引到了部分有錢人,買不起房子的開羅人還是擠在這些租金比較便宜的爛尾樓裡。
說到底,這些樓動也動不得,拆也沒法拆的原因不過是裡面住的居民太多,拆了之後沒法安置而已。
(自主建設的樓房社區活躍度很高,儼然是生活很便利的大社區了。/ 圖片來源:@eFesenko / Shutterstock.com)
(河景好是好,但是買不起。/ 圖片來源:@eFesenko/shutterstock)
實際上,這種爛尾樓的存在也是幫了政府一點忙的,一方面它讓居民自己搞到了房子住,減輕了政府蓋樓的負擔;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居民區居住者成分混雜,還成了政府眼中城市形像不美觀的替罪羊。
所以2019年1月,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si)下令將全國各地的此類建築物都塗成統一顏色,從開羅的環城公路周圍的樓開始塗起,因為它們看上去「不文明」。
然而居住在這些爛尾樓的居民大多都表示不同意。首都是要文明不假,但為什麼刷粉的錢要我們自己出?
本文章及圖片獲得地球知識局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ID請搜尋:diqiuzhishiju。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sophia valkov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