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非金融巨頭叩關衣索比亞金融市場:一場為突破限制而來的金融冒險,也是衣索比亞金融改革的試金石
2025 Aug 20 趨勢洞察
作者:wowAfrica阿非卡 內容總監 何佩佳
東非金融巨頭——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enya Commercial Bank, KCB),正將目光投向衣索比亞,一個擁有超過 1.2 億人口、同時也是非洲第二大人口國的市場。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計劃透過一項在地收購案,正式進軍衣索比亞的金融業。但是,這項計畫面臨一個關鍵的障礙:衣索比亞嚴格的外資所有權上限。
根據衣索比亞於 2025 年 6 月發布的外國銀行監管規定,衣索比亞國家銀行(NBE)將外國人在當地銀行的總持股限制在 49%,像 KCB 這樣的單一戰略投資者,則不被允許持有超過 40% 的股份。這項規定與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想完全掌控被收購銀行的目標產生了直接衝突。
但是,基於衣索比亞的《銀行業務公告》(一項允許外國銀行以子公司、分行或入股當地銀行方式在衣索比亞運營的立法),衣索比亞國家銀行(NBE)在衣索比亞聯邦政府的同意下,可以根據國家的經濟利益和銀行業內的系統性風險,針對個案增加持股限制。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為了克服持股限制,正考慮向衣索比亞國家銀行(NBE)申請特別豁免,以突破持股上限的規定。
因此,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執行長 Paul Russo 認為,只要找到一個願意出售大部分股權的合作夥伴,獲得豁免並非難事,必要時甚至會尋求肯亞政府的外交支持。
肯亞商業銀行集團:從國家銀行到跨國金融巨頭的轉變
( 圖片來源:wikipedia )
要理解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的策略,必須先了解這家公司的背景與轉變。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的歷史可追溯至 1896 年,最初是印度國家銀行在肯亞的分支。1970 年代,肯亞政府將其國有化,使其成為肯亞最大的商業銀行。
但是,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最重要的變革發生在 2015 年。
為了應對日益複雜的金融市場與區域擴張需求,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進行了公司重組,從一家直接經營銀行業務的實體,轉變為一家非營運的控股公司(Non-operating Holding Company)。 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本身不再直接處理客戶的日常銀行事務,而是專注於管理其在不同國家的銀行與非銀行子公司,例如保險、投資等,並制定集團的整體戰略。這項改變有助於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將自己跟不同市場的營運風險區隔開來,以及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彈性,開拓新業務與進行跨國收購。
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為了克服外資持股上限的障礙,正在考慮向衣索比亞國家銀行申請個案豁免。集團執行長 Paul Russo 對此表示樂觀:「當一個這樣的市場開放時,獲得豁免並不困難」 。
但是,他強調,獲得豁免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一個願意與我們同行的夥伴」。也就是說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必須先找到一個願意出售大筆股份的目標銀行,才能正式向 NBE 提出申請。Russo 坦言,他需要一個能說服股東的有力理由,「如果有人告訴我,我們可以以 70% 的持股比例收購一家目標銀行,我就可以去告訴股東,這個進入衣索比亞的機會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拿到了豁免」。
儘管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管理層對擴張持樂觀態度,但部分股東卻傾向採取觀望態度,他們因為這項前車之鑑—— Safaricom 在 2022 年進入衣索比亞後的高昂成本和隨之而來的股息影響,因此此次的擴張計劃抱持擔憂的立場。
對此,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預計將在 2025 年底前聘請一家獨立投資銀行,對「進入策略進行壓力測試」,同時考慮收購與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這兩種方案。綠地投資指的是從零開始建立新的營運設施,儘管不受持股上限限制,但這條路在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過去在坦尚尼雅和烏干達的擴張經驗中並未證明有效。因此,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偏好將收購作為其首選策略。
衣索比亞:一個曾經被嚴密保護的金融藍海
衣索比亞獨特的市場潛力是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如此積極想進入當地市場的原因。衣索比亞的金融業長期以來受到政府的嚴格保護,禁止外國銀行進入;這造就了一個相對封閉但尚未開發的市場:
- 龐大的人口紅利: 衣索比亞擁有超過 1.2 億人口,但只有約 46% 的人口擁有銀行帳戶。這是一個龐大的未開發客戶群,為銀行業務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 歷史性機遇: 近年來,衣索比亞政府逐步推動經濟自由化並在 2024 年修訂了銀行法,允許外國銀行以多種形式進入。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在此之前已於2015年於衣索比亞設立代表處,長期關注該市場,因此也成為第一批抓住這個歷史性機遇的外資之一。
透過收購一家當地銀行,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不僅能迅速獲得現成的客戶、分行網絡與專業團隊,更能藉此降低從零開始的營運風險與成本。這項策略性的收購案,除了是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實現其泛非擴張策略的關鍵一步,同時也能安撫對其進軍新市場感到不安的股東,證明其具備將願景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
但是,衣索比亞市場並非沒有缺點。衣索比亞貨幣( Birr)的大幅貶值,對當地銀行造成了巨大的外匯損失。而且,該國銀行業存在依據族群和宗教背景而建立的破碎化文化,這對任何意圖建立全國性業務的銀行來說,都是一項挑戰。
(圖片來源:Photo by Gift Habeshaw on Unsplash)
衣索比亞金融改革的試金石
如果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成功獲得豁免,其影響將遠遠超過單一的商業交易。
對衣索比亞金融市場而言,這項豁免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將證明衣索比亞政府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具備真正的彈性與開放性。此舉將加速外國投資者的進入,並可能觸發當地銀行業的併購浪潮,迫使國內銀行提高資本、改善服務,從而提升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與競爭力。
對其他外國投資者而言,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的成功將建立一個重要的先例。它會向全球釋放一個強烈的訊號:儘管衣索比亞的法規看似嚴格,但只要有充分的理由與戰略合作夥伴,外資仍有可能取得控股權。這將大大提振外國投資者的信心,鼓勵更多國際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考慮進入這個充滿潛力的市場。
正如肯亞商業銀行集團(KCB)執行長 Russo 所言:「衣索比亞是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市場,但這條路並不好走」。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Gift Habeshaw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