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7)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46)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二十年後,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終於冰釋前嫌,非洲三角戀中的這個國家真是既尷尬又害怕

二十年後,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終於冰釋前嫌,非洲三角戀中的這個國家真是既尷尬又害怕

2018 Aug 03 認識非洲
內容目錄
  1. 浪漫三角的幻滅
  2. 海灣介入
  3. 新三角關係:何去何從?

作者:中東研究通訊


繼2015年與海灣國家交好,接下阿聯酋租賃阿薩布港的大單後,把守東非海岸線、緊鄰曼德海峽的小國厄利垂亞(Eritrea)再次迎來了外交上的春天。

2018年6月28日厄利垂亞高級代表團到訪衣索比亞(Ethiopia),7月9日兩國恢復航空服務,厄利垂亞允許衣索比亞使用其港口開展對外貿易。 7月16日,厄利垂亞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重新開設大使館,衣厄雙方多年來的外交恩怨就此告一段落。

衣厄關係的解凍,對於整個非洲之角的經貿與政治格局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吉布地(Djibouti)、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三方長久以來微妙的三角關係也將被重新定義。

image

(衣厄關係的解凍,讓吉布地、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三方長久以來微妙的三角關係也將被重新定義。/ Photo source:wikipedia)

浪漫三角的幻滅

歷史上,佔有重要戰略位置的厄利垂亞曾是衣索比亞的一個省。佔據了當時衣索比亞全部海岸線的厄利垂亞地區成為了義大利兩次入侵衣索比亞的登陸點和基地。 1890年,義大利將佔領區合併為統一的殖民地,命名為「厄利垂亞」。也正因此,戰後厄利垂亞的歸屬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1950年,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厄利垂亞作為一個自治體同衣索比亞結成聯邦。 1962年,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宣布將厄利垂亞作為衣索比亞的一個省收回統治,厄利垂亞獨立鬥爭正式揭開序幕。

1993年厄利垂亞宣告獨立後,衣索比亞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海岸線,成為了內陸國家,進出口主要依賴於厄利垂亞港口。儘管在政治上劃清了界限,但義大利殖民時期留下的邊界問題、港務糾紛和貨幣問題卻使得兩國矛盾不斷,最終於1998年兵戎相見。 2002年戰爭結束後,兩國外交關係便一直處於冰點,衣索比亞也失去了在厄利垂亞的港口使用權。

對於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兩國來說,和解後邊境問題的解決與在進出口業務與礦產開發等方面廣泛的合作前景將為兩國提供絕佳的雙贏機會。但對它們的鄰國吉布地來說,形勢或許沒有那麼樂觀。

衣厄兩國斷交後,衣索比亞進出口貿易的主幹道之一被切斷。儘管非洲之角並不缺少港口,但吉布地安全穩定的政治環境與良好的投資氛圍使其成為了最可靠、最具有競爭力的選擇。衣厄交惡,與兩國同時保持良好關係的吉布地便一躍成為了這個浪漫三角中的樞紐。大約 95%的衣索比亞進口貨物通過吉布地過境,隨之而來的超過10億美元的年利潤也成為了吉布地政府主要的收入來源。此外,吉布地也從衣索比亞大量進口淡水和電力。在吉布地的出口量中,衣索比亞自2009年起便長居第一、二位。可以說,吉布地是這兩國敵對關係中的最大贏家。

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和解後,吉布地的賣方市場顯然不再受用。衣索比亞固然不會放棄吉布地的港口,但它在港口選擇方面卻有了更大的空間,衣索比亞或將成為吉布地與厄利垂亞在港務方面的主要競爭目標之一。厄利垂亞的港口離衣索比亞較之於吉布地更近、更為便捷,其競爭力不言自明。毫無疑問,吉布地​​在進出口方面的壟斷神話將被打破,樞紐地位不再。

image

(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和解後,吉布地的賣方市場顯然不再受用。衣索比亞固然不會放棄吉布地的港口,但它在港口選擇方面卻有了更大的空間。/ Photo source:wikimedia)

海灣介入

地理位置舉足輕重的非洲之角地區也是海灣國家的主要海外利益所在地區。近年來,海灣國家開始在非洲之角地區施加越來越多的影響。在對外合作方面,吉布地除了與阿聯酋交惡外,也面臨著來自鄰國日益加劇的挑戰。

2015年4月27日,吉布地空軍指揮官與阿聯酋副領事發生爭執,吉阿關係陷入危機,次日,海合會部隊從吉布提正式撤離。位於亞丁灣與紅海分界處的吉布地地理位置優越,又在非洲之角進出口貿易中長期處於壟斷地位,因此,吉布地對於海灣國家的軍事行動與經貿往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失去吉布地的港口與基地對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而言固然是損失巨大,不過它們也並非不可替代。作為吉布地的鄰國,佔據狹長海岸線的厄利垂亞坐擁阿薩布和馬薩瓦兩大良港,與葉門南部隔海相望,在地理位置上不比吉布地遜色多少。作為一個長期位列《最不發達國家》榜單、基礎建設落後的農業小國,厄利垂亞的政治和宗教特徵在國際社會上均不鮮明,存在感並不高,同時也極需經濟援助。因此其國際政策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對於外國投資建設基地也持歡迎態度。

隨著與吉布地的交惡,以阿聯酋為首的海灣國家開始注重與衣索比啊、厄利垂亞之間的聯繫與合作。衣厄和解進程中就有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斡旋的身影,厄利垂亞也取代了吉布地成為阿聯酋在非洲之角的立腳點。

在與吉布地交惡後,阿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迅速採取行動以彌補失去吉布地港口的損失。 2015年4月29日,厄利垂亞總統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會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與沙特、阿聯酋兩方簽訂了一項安全與軍事夥伴協議,沙烏地阿拉伯確認將阿薩布港、港口附近的軍事機場以及厄利垂亞島嶼上的一些設施租借給兩國30年。作為回報,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酋承諾將對厄利垂亞提供經濟、建設以及油氣資源上的援助。

image

(厄利垂亞首都阿斯馬拉一隅。/Photo source:Clay Gilliland)

2015年7月下旬,阿薩布機場建設基本完成,隨後阿薩布機場開始接納來自阿聯酋空軍司令部的阿帕奇等一系列戰機。此外,阿薩布港的建設進程也迅速推進。當年年底,阿聯酋國家海洋疏浚公司的疏浚船便開始在阿薩布機場附近的海岸上建造新的深水港口設施,截至2016年5月,該公司的疏浚船已挖掘60,000平方米的海岸線,並建造了一個700米長的碼頭。阿聯酋部隊還在機場和港口設施周圍劃定了安全區,並在阿薩布和馬薩瓦之間重新規劃了P-6沿海公路。

在海灣國家的非洲之角戰略佈局中,厄利垂亞無疑是個非常成功的例子。阿薩布港在針對也門的軍事行動中同時扮演了後勤補給中心、軍事基地與培訓基地的角色,為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2015年7月,葉門政府軍聯合阿聯酋海軍與美軍後勤船斯威夫特號,從阿薩布港出發,登陸小亞丁精煉廠旁邊的滾裝運輸碼頭,拿下了至關重要的亞丁據點。

在非洲之角逐漸站穩腳跟後,海灣國家與蘇丹等北非國家的軍事合作也得以更進一步。 2015年10月和11月,阿薩布成了蘇丹在亞丁三個機械化營的後勤中心,同時也發揮了封鎖也門重要港口荷台達和穆哈的重大作用。也門空軍新兵在轉移到亞丁北部的Al-Anad空軍基地之前也曾在阿薩布短暫停留,在阿聯酋捐贈的直升機上接受培訓。

同時,阿薩布也是海灣國家打擊「基地組織」的大後方。它向葉門穆卡拉提供了一系列人道主義援助與重建物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伊朗在非洲之角動作頻頻,早在2009年11月,厄利垂亞民主聯盟官員便承認伊朗通過厄利垂亞的沿海城鎮向胡塞武裝運送武器。

因此,在厄利垂亞的戰略佈局也是海灣國家遏制伊朗在非洲之角擴張勢力的重要立足點。 擠掉了吉布地的厄利垂亞成功地抓住了海灣國家伸出的橄欖枝,在為海灣國家分憂解難的同時,其經濟與基礎建設開始騰飛,在三角關係中的地位也大幅上升。

新三角關係:何去何從?

吉布地、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之間的三角關係將走向何方?在大國區域博弈與鄰國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非洲之角的政治生態開始變得愈加複雜。在三國地位逐漸趨於平等的三角關係中,我們將見證均衡穩固還是分崩離析?這三國又將如何在大國影響中權衡利弊,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的良好關係,又能發展到何種程度?

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章獲得中東研究通訊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ID請搜尋:MenaStudies

封面照片:Photo by Trevor Cole on Unsplash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傾聽馬達加斯加自然的聲音

傾聽馬達加斯加自然的聲音

自1980年代起,馬達加斯加政府企圖修正並規劃一連串的環境保育法規、增設國家公園與保護區,成為當時非洲第一個意識到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須取得平衡的國家。在此基礎之下,該國觀光業便由此更為蓬勃的發展,當初與政府簽訂契約而離開國家公園、保護區的當地人也逐漸投入觀光的相關工作,他們與森林等資源、空間的互動關係開始改變。

為何海外非裔返鄉潮興起?

為何海外非裔返鄉潮興起?

許多非裔族群移居到海外尋求更好的發展和能力,期盼有朝一日返鄉成為各產業的領頭羊。近年來非洲人海外移居的趨勢下降,歸國人數日益增加。主要原因為非洲國家經濟成長和近年西方國家經濟衰退;除此之外,歸屬感也是導致返鄉潮的重要原因。然而,滿懷期待的返鄉之旅並非一路順遂。種種人事物早已物換星移,返鄉遊子又得面對如何快速融入當地社會這項課題。

髮治時代:My Afro is my power

髮治時代:My Afro is my power

我們常在符號之間尋找文化意含,樹葉、花草與樹木都可以成為意象的代表,在詩詞裡,這些自然的圖像不但成為了秋天的蕭瑟、春季的奔放或是夏季的盎然,更代表了憂愁、喜悅與期盼。法國理論學家羅蘭巴特曾說「一件服飾、一台車、一盤熟食、一個動作、一部影片、一首歌、一件家具、一個報紙頭條—這些的確是富有多重意義的物件。那他們的共通點是什麼呢?他們至少都是符號;車表示了車主的社會權位,服飾精準的講述著穿著這件衣服的主人外表的表態與其奇特性。」

專訪資深創投媒體人Rishabh:「非洲創投規模年增長率超過100%」

非洲創投媒體 Weemedia 的創始人 Rishabh Lawania,他在印度和東南亞有著多年創業和投資經驗,同時也是非洲創投圈裡非常活躍的人物。 他所創辦的Weemedia 發布的年度非洲創投報告,在業界相當有影響力。

從威權到民主,時代翻轉下的埃及青年奮鬥史

從威權到民主,時代翻轉下的埃及青年奮鬥史

埃及青年埃米爾,從小生活在穆拉巴克政權的威權統治下,因為中國功夫的電影而對中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夢想著有朝一日來到中國。2011年,他終於來到夢寐以求的中國,五年的時間,他在中國讀完碩士,又做了銷售、演員等幾份工作。同一時間,他的祖國埃及也經歷了兩次革命,歷經了從威權到民主的蛻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埃及從威權走向民主的時代翻轉下,埃及青年埃米爾在中國奮鬥的故事。

魚頭蛇身的尚比西河神-Nyaminyami

魚頭蛇身的尚比西河神-Nyaminyami

在非洲大陸上的神明有千千百百種,不僅具有相當的文化與歷史意義,也可以讓我們一窺他們的精神世界。這次我們介紹辛巴威巴東加(Batonga)人的信仰,一位具有魚頭蛇身的河神-Nyaminyami。巴東加人認為祂可以帶來豐饒與保護。但是跨越尚比亞和辛巴威兩國邊境的卡里巴大壩(Kariba Dam),它建設使得當地居民被迫遷移,也分離了 Nyaminyami 和其妻子,巴東加人認為這是對神明的大不敬,接二連三的洪水便是神明憤怒的表現,而巴東加人始終相信 Nyaminyami總有一天會帶他們回去祖先的居住地。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