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7)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46)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非洲吃什麼?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常常吃這些食物
非洲吃什麼?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常常吃這些食物

非洲吃什麼?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常常吃這些食物

2024 Jul 31 認識非洲

作者:wowAfrica阿非卡內容總監 何佩佳


說起異國料理四個字,聽到之後總會讓人產生各種想像。姑且不論外觀和食材,正因為那是沒有吃過的口感跟味道,所以我們心裡自然而然產生了「有機會想要吃看看」的想法。

那麼非洲料理呢?非洲是一塊大陸,五十四個國家、十四億人口的家園都在那,那裡存在著我們想像不到的料理和烹煮方式。但是,其實某些非洲國家吃的料理跟台灣人平常會吃的食材和習慣使用的烹煮方式是非常相似的哦!

衣索比亞:生食料理不是只有日本才有!



衣索比亞料理中的生牛肉菜餚稱為「kitfo」或「kurt」,是該國傳統美食中非常特別且具代表性的一道料理。

Kitfo 是由最新鮮牛腿肉或里脊肉,切碎成牛肉末並混合和衣索比亞辣椒粉混合香料(berbere)和香料黃油(niter kibbeh)製成,有時候還會加入乳酪。Kitfo 通常會搭配衣索比亞主食英吉拉 injera (一種發酵麵包,傳統上使用一種原產於衣索比亞的小粒穀物「苔麩teff 」來製作) 一起食用。Kurt 則是稍大塊的生牛肉,常配以辣椒粉和香料一起食用。

在衣索比亞的待客文化中,主人家如果準備 Kitfo ,這是他對客人的尊重和信任的表現。另一方面,Kitfo 在當地社交場合和慶祝活動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這道料理的象徵意義是繁榮、慷慨和團結。
 

吉布地:晚上肚子餓了?去買個沙威瑪頂配版吧!

先用香料醃製雞肉、羊肉、牛肉或其他肉,然後切成薄片,堆疊在垂直旋轉烤肉架上,隨著烤肉架緩慢旋轉,肉片均勻地被烤熟了,香味也緊緊抓住了周圍人們的目光。廚師用長刀從最外層往內切下薄片肉,放入法棍中,帶搭配蔬菜和調味料。

想到是什麼料理了嗎?就是沙威瑪!

索馬利亞、索馬利蘭、吉布地等三個國家與阿拉伯半島有著長期、密切地貿易往來,在貿易和文化交流之下,沙威瑪也就傳入當地。由於沙威瑪的口味是肉類和香料的組合,這跟索馬利亞傳統飲食是高度契合的,再加上沙威瑪售價便宜又方便吃,便成了深受當地人喜愛街頭小吃。我去過索馬利蘭和吉布地旅行,下午跟晚上的時候我經常會看到有人在街上賣現做的香噴噴沙威瑪。

雖然兩邊都有賣沙威瑪,但是吉布地的頂配版沙威瑪最令我難忘。我就不說肉有多嫩、多入味了,小販將法棍切半後放在鐵板上跟著肉類低下的油脂一起滋啦滋啦地煎著,麵包口感酥脆又有肉香。在煎好的法棍裡,放入剛切下來的烤肉、放入切絲蔬菜、放入美乃滋,然後再加上煎得兩面香脆的半月形薯條,最後用錫箔紙確實包起來後再交給顧客。

有薯條,才能享受多層次口感的完美融合;有薯條,沙威瑪才有讓人一吃再吃的絕對理由。住在吉布地的那幾晚,每晚我都想著出門尋找街邊的索馬利亞小販,因為他們賣的沙威瑪頂配版最好吃!
 

奈及利亞:下水料理愛好者請考慮去奈及利亞吃美食吧!


( 上圖右下角為Pepper Soup )

先別管狹義的下水(動物內臟)是什麼,我只想跟你介紹奈及利亞料理中使用動物內臟烹煮的美食,例如:

「Pepper Soup」這是一種辛辣的湯,常用牛、羊或山羊的內臟製作,內臟可能包括肝、腎、心、腸等。「Nkwobi」是伊博族的傳統菜餚,主要使用牛蹄和牛肚,然後用辣椒和棕櫚油調味。「Gizdodo」是將雞胗與炒蕃薯丁混合的料理,常作為主菜或小吃。「Roundabout」是用牛小腸製作的料理,小腸通常是燒烤或煎炸,配以辣椒醬。

在奈及利亞的飲食文化中,以下水為主的傳統料理佔有重要地位:首先,食材本身就是重要的營養來源,料理本身則是具有深遠的文化和社會意義。不同的族群可能有各自特色的下水料理,成為文化身份的標誌。若果是節日或特殊場合限定的下水料理,社區共同準備和享用這些菜餚有助於增強社區凝聚力。下水料理可說是奈及利亞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非:你吃肉乾、你送禮送肉乾,我也是!


(Photo by Deeliver on Unsplash)

身為台灣人的你,吃過台灣十大伴手禮之一嗎?那就是肉乾。

南非的肉乾稱為 Biltong,傳統食品之一。南非肉乾 Biltong 是一種風乾肉乾,通常由牛肉製成,但也可使用其他肉類,例如鴕鳥和羚羊。特點是味道濃郁,質地較硬,可長期保存。我都告訴你南非肉乾的質地偏硬了,所以如果你牙齒不好,請謹慎考慮。

南非肉乾 Biltong 也是一種社交食品,常在社交場合、體育賽事和家庭聚會中享用。分享 Biltong 是一種友好和好客的表現哦。
 

肯亞:吃這個助消化?可是,我們是用喝的!

(Photo by Julia Topp on Unsplash)

「吃太飽了?吃這個助消化。喉嚨痛?吃這個可以緩解不適」,台灣人應該對這些話很熟悉吧。當身體出現一點點不舒服時,經常可以聽到親朋好友傳授智慧小秘訣,教我們可以透過吃什麼東西來舒緩。

在肯亞也有,但是是用喝的。

在肯亞的咖啡館或餐廳菜單上,飲料欄位除了軟性飲料、酒精飲料,還有「Dawa」以及各式各樣的 Dawa。在當地語言史瓦希里語 Swahili 裡,Dawa 的意思是藥或療法。

DAWA 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飲料,甚至在咖啡館和餐廳裡都有供應。Dawa 是一種由檸檬、薑、蜂蜜和熱水混合而成的飲料,通常作為天然感冒藥服用。你總是會看到「tengeneza dawa ukiwa na homa 感冒時喝點 dawa 飲料」這句話。可以喝熱的,也可以喝冰的。另外,除了經典配方,你也可以在Dawa裡加入肉桂粉,增添溫暖香氣。或是加入薄荷葉、迷迭香或羅勒,增加清新感和可能的藥用價值。甚至是加入薑黃粉或新鮮薑黃,增加抗炎效果。

Dawa 是肯亞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反映出肯亞人將食物視為藥物的傳統觀念。每種Dawa變化型態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潛在的健康效益,這些變化反映了不同地區和個人對於這種飲料的創新和適應。除了食療之外,Dawa 也演化出社交功能,如 Dawa 經典款雞尾酒,使用材料包括伏特加、蜂蜜、新鮮萊姆汁、碎冰、糖。
 

烏干達:Rolex 根本是厚餅皮的蔬菜蛋餅吧!

Rolex 是烏干達非常受歡迎的街頭小吃,好吃又便宜。Rolex 是由煎蛋和印度煎餅(Chapati),裡面還會加入蕃茄、洋蔥、高麗菜等蔬菜;如果你有預算,也可以要求加入牛肉或雞肉等肉類。

關於 Rolex 這個名字的由來,跟手錶品牌無關,是 Rolled Eggs(蛋捲) 的簡稱。這個名字也反映了它的製作方式。做法是先做煎蛋並加入切碎蔬菜,同時將印度烤餅烤熟或煎熟,最後將做好的加料煎蛋放上印度烤餅上,捲起來就完成啦!

好吃又便宜的 Rolex 為有預算考量的人們提供了便宜又營養的食物選擇。販售Rolex 的攤販是烏干達城市街景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去烏干達玩的遊客都會買一份 Rolex 來吃看看。 總而言之,Rolex 已經從簡單的街頭小吃發展成為國家標誌性美食了。
 

盧安達:小魚乾這種人氣台式下酒點心,盧安達也有!

Sambaza 是盧安達非常特別且受歡迎的一道菜餚,它是來自基伍湖(Lake Kivu)特有的淡水小型銀魚。有些遊客會專程前往基伍湖地區品嚐新鮮的 Sambaza。常見的烹飪方式是整條魚一起油炸,不需去除內臟。口感酥脆、味道鮮美,而且由於體型小,通常會連同骨頭一起吃下肚。

Sambaza 是日常食物,也是招待客人的佳餚。通常是小盤裝上桌,讓客人可以輕鬆品嚐。
 

驚喜中的熟悉感,台灣人眼中的非洲美食

透過上述七個非洲國家的料理和烹飪方式,你看到了台灣和它們之間意想不到的飲食文化連結。

當我們發現自己熟悉的食材、進食方式、料理外觀在意想不到的國家竟然找類似款時,心中那份陌生感逐漸消失了。這些相似之處讓我們覺得世界各地的人們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不同。這些飲食上的共通點也提醒我們,不同文化之間存在著深層連結。

跟著 wowAfrica阿非卡 認識、理解這些相似性,我們可以培養對其他文化的尊重和欣賞,同時這也可以成為我們欣賞全球文化多樣性的起點。希望這篇有點香噴噴的文章能激發你對非洲不同文化更多的好奇心。也許下次你嘗試非洲料理時也會發現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就像在異鄉找到了心中尋覓的味道。

食物是連結人與人、文化與文化的橋樑。讓我們繼續探索料理上的相似性,豐富自己的味蕾,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Donovan Sikaona on Unsplash
  • 非洲旅行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非洲教育很落後?看看辛巴威的教育也許會改變您的觀點

非洲教育很落後?看看辛巴威的教育也許會改變您的觀點

今年是我在辛巴威學習的第四年,在這期間轉過三次學,有政府公立學校也有私立學校。很多人對非洲的教育有偏見,覺得非洲很落後,連經濟都跟不上就更別提教育了,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我的學校很多學生都是從南非、納米比亞等周邊國家來辛巴威求學,單憑這點就不難看出辛巴威的教育在整個非洲地區還是相當不錯的。現將我自己在辛國這幾年來求學的經曆總結如下,供想來辛巴威求學的學子參考。

非洲飲食文化:他們到底吃什麼啊?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在西元前6000年以後開始變得乾燥、炎熱,許多部落飼養牛羊隻,作為部分食物來源;農作物也受氣候影響,穀類(麥子、小米和高粱)與根莖類作物(芋頭、地瓜),漸漸成為這塊大陸上主要的糧食作物。其中最令旅人難忘與感到新鮮的,我認為是「非洲蛋糕」。嚐起來像是緊實的原味發糕,如同我們常吃白飯,是東部非洲大湖地區和南部非洲飲食中最常見的澱粉類主食。

日本煮夫的東非料理教室:在坦尚尼亞廚房,我們這麼形容來自Tanga的女人

日本煮夫的東非料理教室:在坦尚尼亞廚房,我們這麼形容來自Tanga的女人

這不是某部日劇中的場景,而是我在坦尚尼亞料理教室老師的生活寫照。她來自坦尚尼亞沿海的一個名叫 Tanga 的小鎮,那兒被戲稱為「愛的故鄉」,Tanga的女人更是坦尚尼亞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

碰撞、融合、疏離:傳承摩洛哥料理的異國遊子

專訪塔吉摩洛哥料理餐廳老闆 Hicham Samh:碰撞、融合、疏離:傳承摩洛哥料理的異國遊子

摩洛哥人Hicham,在台灣定居生活了20年,5年前在台北開了一家塔吉摩洛哥料理餐廳。在這家餐廳和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窺探被稱為「北非花園」的摩洛哥料理和文化,同時也了解他在台灣久居的心得,以及投身餐飲業的種種酸甜苦辣。在摩洛哥和台灣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衝擊下,他的未來又何去何從呢? 

專訪 Glovo非洲區營銷副總 Priscilla Muhiu ,聊聊東非外賣平台機會

桑吉巴島:東非外海、印度洋上,這座被稱為世界上最香的島!

東非坦尚尼亞的外海上,有被稱為世界上最香島,這就是桑吉巴島(Zanzibar)。爬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最少要花你 1000 美元,探索國家公園參加 Safari ,至少也得付出 500 美金,但是桑吉巴島可以提供旅客找到適合自己價位的旅行方式。甫踏上桑吉巴島碼頭時,直見牆上大大的 Karibu 標語,同時陣陣海水鹹味直撲鼻,轉頭一看就是美不勝收的港景,實在讓人無法不愛上桑吉巴島。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