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後:上課鐘響了,教室裡的桌椅仍空著
2017 Mar 02 認識非洲
作者:何佩佳
臺灣大專院校開學至今也有段時日了,教室裡有幾張桌椅空了幾張沒人用,過去常坐那個位置的同學不曉得跑哪去了?但也許我們之間存在著平行時空,平時也不會多兩眼注意這些黑皮膚的學生。
1997年7月11日臺灣與聖多美普林西比建交,九年後,2016年12月21日,兩國邦交情誼畫下句點。消息一出,整個島內各大媒體充斥著內含「聖多美普林西比」此國名的新聞,報導內容千奇百怪,風向卻是一致地帶著民眾往「對方獅子大開口,要錢要到臺灣受不了」、「不競逐金錢外交」這方面。
原先對聖多美普林西比這個唯三的非洲邦交國完全陌生的臺灣人,開始因為風向對它產生負面觀感。姑且不論斷交的真正內幕是否真如政府對外所說的,現在無法好聚好散的分手,也無須把對方形容成妖魔鬼怪般可怕吧。斷交後,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統一雙在台念書的兒女被主流媒體無情鞭打,沾滿毒藥與鮮血的利劍上頭烙印著以下話語:「反正這種國家也沒甚麼好留戀的、滾出臺灣、立即中止提供獎學金!」其實出國留學的學生不外乎兩種,一是靠著家庭的經濟支持,二是貸款、獎學金或公費。前者的故事就沒甚麼好說了,後者才是筆者想在藉著這篇文章說的故事。
友邦學生如何申請來臺灣就讀?
根據臺灣教育部資料,目前在台灣就讀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學生共有六十八名,其中有三十一位領取臺灣獎學金。兩國斷交後,我國將會停發獎學金,聖多美普林西比的學生可另覓其他辦法繼續完成在台學業。
臺灣頒發給外國學生的獎學金有兩種:外交部臺灣獎學金以及教育部臺灣獎學金。根據臺灣外交部的獎助學金入口網以及臺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計畫網站的資料,前者是給予臺灣邦交國或外交部承認的友好國家,研修華語期間每月可領新台幣兩萬五千元整,大學就學期間每月可領新台幣三萬元整,此獎學金為五年制;後者是給予非邦交國的學生,研修華語與大學就學期間每月可領新台幣兩萬五千元整,研究生可領每月新台幣三萬元整,受獎期限為華語文課程一年、大學部四年、碩士班兩年、博士班三年,受領本獎學金者其總期限累積不得超過五年。
外交部臺灣獎學金和教育部臺灣獎學金是不可以同時受領的,學生只能選擇一種由臺灣政府單位(外交部、教育部)或教育機構(大學或專科學校)所提供的獎學金。
學費問題解決了,那申請臺灣學校又是甚麼樣的歷程呢?
以聖多美普林西比的學生為例,在真正踏上臺灣任一所大學的窄門前,他們得在本國經歷面試與筆試兩關,官方再以考試成績和申請動機與目的等等資料審核資格。身在葡語系國家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學生,為了要去外國念書,有些人在求學階段就會特別嚴苛的規範自己,努力提升英語程度。
到臺灣之後,他們得先到華語中心用一年的時間學習中文,然後才開始申請臺灣的大學。考試科目依系所而定,申請時需提供推薦信、成績單、健檢報告、語言能力證明書、經濟來源的證明書(獎學金或自費)等等文件。最受非洲學生青睞的大學科系以理工、農業、醫學等科系,原因是學成後即能帶著所學,回國貢獻或去他國繼續深造;再者,選擇在臺灣深造這些專業與生活花費,比起歐美留學要便宜得多。但是臺灣的教學環境也有讓他們不適應的地方,譬如:教師授課時所用的語言,此問題又可細分各種面向討論。
針對語言問題,接受筆者訪問的聖多美學生A坦言:「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另外也有些人不諱言,的確在學習路上感到挫折。不過同學都很好,彼此會互相幫忙。假若上課真的聽不懂,下課回去後就加倍努力自學囉。
斷交後,你的世界震盪了嗎?
「一覺醒來得知斷交消息,霎時我還以為自己還在夢鄉裡!」另一位接受採訪的聖多美學生B,在得知臺灣與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的消息後,如此形容當時的情境,而後補充說道:「所有人都很詫異,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針對此事,網路上討論得沸沸揚揚,其中不乏激動或惡意言論出現。坦白說隨著當時的風氣,筆者曾擔心這群聖多美學生會被激進分子攻擊。事實是熱火似乎只在網上燃燒,現實中的他們平安無恙。人在異鄉更該助人助己!聖多美學生A說台聖斷交後,在台灣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學生會裡的成員都在群裡提供各式資訊、互相幫助。「因為大家從小就認識了,感情很好。」
「臺灣外交部宣布獎學金支持至本學期結束」新聞節目不斷重播,這句也像根刺深深地扎進學生心中。隨著學期最後一堂課的鐘聲響起,迎來了華人學生最期待的新年。而後臺灣進入冷熱交錯的二月,學生們背起書包、回到校園,開始下學期的奮鬥。
但是,對於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支持個人海外求學的聖多美學生B,他下一步呢?「有些人選擇另闢途徑,尋求繼續在台完成學業的管道。我可能會終止在台學業,考慮到他國繼續完成。」那麼家裡人對於此次斷交事件的反應如何?關於這個問題,學多美學生B 說:「很驚訝事情來得這麼突然,他們感到很難過;有些人則認為或許跟中國建交對國家的未來會更好。」
時至斷交後兩個多月,或許多數人早已忘卻這件外交大事,也或許有人自此給聖多美普林西比這個國家冠上「愛錢、勢利」等標籤。「為什麼要給錢讓非洲學生在台灣念書?他們對台灣一點貢獻也沒有啊!」這種言論與想法也還存在臺灣社會某處。與其一味地批評,不如反過來研究臺灣政府對這些品學兼優的非洲友邦學生,提供了甚麼樣的留才政策以及實習機會?若將問題視角移轉至臺灣就業市場,整個環境能友善對待黑皮膚的朋友嗎?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下一口飯努力打拚,今天聖多美普林西比作了對自己乃至國家未來有利的選擇,我們豈能大肆抨擊對方就是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呢。角色對換一下,換作是臺灣人在面臨到要作為自己國家好的抉擇時,各方權衡與考量之下,你會做甚麼樣的決定呢?
封面照片來源:JJ thompson from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