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振興國家經濟,烏干達政府的解決方案
2017 Dec 23 認識非洲
作者:Maggie Yun
關於烏干達的就業狀況,在烏干達國內各大紙媒與網媒上常見到關於烏干達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報導,國家就業問題涉及到很多元素,觀察各方討論 (政府,媒體分析,國際組織) 結果大多偏向是因為工業發展尚未成熟所致。
烏干達從二零一四至二零一六年,主要產業發展目標都是鼓勵外資投資製造業,政府與各國家(主要是中國)簽屬貸款,援助合約,投資大型基礎建設。在報紙上常常也可以看到各國外資競標和大型項目的進展消息。這些常常都是政客,尤其是老總統穆塞維尼 (Yoweri Kaguta Museveni) 宣揚政績的主要題目。
細看大型投資項目實際提供的就業機會,無法完全消耗每年嗷嗷待哺工作機會降臨的近七十萬就業人口 (台灣每年約10萬)。期望大型投資產生的外溢效果是讓本地人學習管理與其他技術,培養創業技能的可行性,也因為太理想化,導致效果可能不張。烏干達人在大型外資投資項目裡,極少見到烏干達人擔任要職,經常只能拿到低階勞力的職缺,如技術門檻要求低的工地搬運工。某中資建造商曾向我透露:「我們與烏干達政府標案合約裡,確實列有『聘用當地人並進行員工訓練以擔任管理或是中高階技術職』一條。但是為了工程進度及品質,大夥都想方設法從本國找來技術人員,非法延簽或偷渡等都是常見手段。」近年,烏干達政府在審核簽證方面越來越嚴苛,減少中國近來的非法偷渡或小貿易商,侵占當地人的工作機會。
提倡鼓勵中小企業與製造
鼓勵從事加工和製造業的中小企業,為各開發中國家改善國家經濟與就業狀況最常見的方法。
台灣在一九六零年代之後鼓勵加工出口導向,也創造過一時榮景,也是各國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最常被討論的典範。 自一九八六年執政至今已有三十一年的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他近年經濟政策著重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以及鼓勵外資到烏干達設立工廠。在他的領導之下,烏干達政府提供許多優惠政策吸引零售業、製造業、旅遊服務業等外資進駐,盼藉此增加工作機會也讓烏干達人學習技術。
許多工作因此誕生,然而這些外資公司也撐不久,無法持續提供就業機會。原因是外資在烏干達撐不久的原因追根究底是根本問題未獲得解決,回想當初自己也因為熱心的社會使命,在烏干達創立一間只有三個人的小公司,過程中非常艱辛。其中各種系統性的大問題包含基礎建設不足、勞工技術不足、公立教育系統不完善、中小企業公司管理能力不足、法令政策、貪汙風氣過盛限制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貸款限制等等。
就業機會、創業投資所遇到的問題其實也存在我現在工作的緬甸。然而面臨同樣教育系統不完善的問題的困難,緬甸市場上有非常多各式教育的機構 (補習班),銀行也提供許多有利小企業的融資方案,這些差異都是我在烏干達工作兩年以來較少看到的。最後一個問題還有出生率,就算烏干達政府努力解決前五個根本問題,但熱情如火烏干達夫婦所創造的居高不下生育率已讓政府應付不及。源源不絕的小寶寶,台灣政府應該滿羨慕的吧(笑)?
烏干達政府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烏干達政府自2015年開始,提供無息貸款及職業訓練並且鼓勵青年創業 (Youth Livelihood program),成果有待追蹤。其他方案也持續堆出,但大部分都無法真正解決就業機會不足的問題。原因在於政府部門之間不協調,最常出現的狀況是A部門需要B部門協助執行,但B部門不知道要幹嘛;同時也有「有預算也花不出去」的問題。
烏干達政府的《職能訓練計畫 BTVET 》希望年輕人學會技能之後創業、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提供就業機會,但大部分年輕的學員,經歷過各種不安的生活,都想著學成後去企業裡找一份穩定工作。計畫結果跟政府預想的不一樣,問題還是沒有被解決。另外還有《Agriculture Credit Facility, Youth Venture Capital Fund 計畫》,立意在鼓勵創業,執行時卻只提供貸款給已經成立、營運一陣子的公司。雖然前面舉了兩項失敗例子,但烏干達政府推出的解決方案也不全然失敗,譬如:《Agribusiness Initiatives》由各國國際發展組織例如USAID、UKAI、KFW(德國)Dutch Development Cooperation等與當地的農業合作社和小銀行合作,成功地提供農夫資金做小生意。
國家發展需要長時間觀察,國際組織對當地經濟也有許多項目,援助方法從以前的單一提供金援或物援輔導當地小企業發展也有相當的幫助。一開始提到的五、六項困難,回歸基礎,探討讓經濟與就業狀況好轉的方法,還是必須從基本的教育與基礎建設做起,但國家沒錢,也沒辦法投資更多基礎建設,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提高外國投資還有國際援助,是當地政府希望打破循環的策略,最後決定發展成功與否,也取決於當地政府配合執行,不貪污的決心。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