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7)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46)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髮治時代:My Afro is my power

髮治時代:My Afro is my power

2018 Apr 26 認識非洲
內容目錄
  1. Akosoua 的頭髮與故事
  2. “My Afro is my power.”

作者: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生、自由撰稿者 蔡牧容

image


我們常在符號之間尋找文化意含,樹葉、花草與樹木都可以成為意象的代表,在詩詞裡,這些自然的圖像不但成為了秋天的蕭瑟、春季的奔放或是夏季的盎然,更代表了憂愁、喜悅與期盼。法國理論學家羅蘭巴特曾說「一件服飾、一台車、一盤熟食、一個動作、一部影片、一首歌、一件家具、一個報紙頭條—這些的確是富有多重意義的物件。那他們的共通點是什麼呢?他們至少都是符號;車表示了車主的社會權位,服飾精準的講述著穿著這件衣服的主人外表的表態與其奇特性。」【註一】

然而,在這個世界裡,意義總是透過人類加諸的、賦予的,不只是物件,你的身體也是。

世界的多樣性讓我們知道你與我之間的不同,我不會因為你的雙眼皮而懷疑自己的單眼皮,你不會因為我的黃皮膚而改變自己的黑皮膚,我們的不同建築在之間的尊重、信任與安全。多樣性與不同使人雀躍,但對處於文化劣勢的非裔族群,卻有著不同的故事,他們為自己的身體自主權的征戰、抗爭,洛克的天賦人權對他們來說,成為諷刺的笑話。

頭髮,對你來說是什麼?是一種風格展現嗎?還是只是為頭骨遮寒的工具?

亞洲人的烏溜細髮總使人稱羨,不論如何整理、捆綁,髮束依然在一天的最後溫柔的落在你的肩膀。然而,對非裔的族群來說,頭髮是一種政治,從小就要學習的戰鬥。非裔頭髮(afro) 的自然模樣並不像我們的細髮,長了就落在你的眼簾前,遮住視線是你的細髮帶給你最大的不便。非裔頭髮自然的模樣是捲曲的,因為髮質結構的關係,頭髮並不能每天碰水,保養的程序也比直髮繁複許多。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困擾不是整理頭髮,而是背後的文化意涵、非裔頭髮的符號學(semiotics)。紐約時報曾分析到,若美國前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選期間的頭髮沒有燙直,巴拉克歐巴馬絕對不會當選總統。美國喜劇家保羅魯尼也說了這一句話:「當你的頭髮放直了(放鬆了),白人們也放鬆了。」【註二】

因為西方的統治與深厚殖民歷史,只要是與黑人所相關連的事物皆被無條件的牽上政治與弱勢,歧視與憎恨層出不窮,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黑人的頭髮要是沒有燙直是無法被接受的,除了膚色,有著這樣捲曲蓬鬆的頭髮直接被劃下低下的等號。除了低等,因為髮質與直髮的差別,許多人也會因此在路上莫名其妙被摸頭髮,被當作是奇觀、異物,像是動物園裡的小動物。

Akosoua 的頭髮與故事

image

為了更了解與認識非裔頭髮與背後的意義,我也訪問了我的好友——迦納裔的Akosoua Owusu-akyaw,關於她的頭髮與她的故事。

Akosua 的父母年輕時就移民到美國,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Akosua 在美國長大。當我問到她什麼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頭髮跟其他人不一樣,她告訴我,其實在非裔家庭長大,你是不會發現自己與別人不同的,直到中學時舉家遷移到都是白人的德州郊區,第一天上學,因為頭髮的不同被稱呼黑鬼(nigger),才發現自己的不同。「沒有人知道要怎麼面對沒看過的事物,而嘲笑是最簡單的應對方式。」Akosua 過了幾天將頭髮燙直,尋求保護色。現在的 Akosua,25歲,頂著一頭 Afro,想起十年前的自己因為被欺負與歧視而改變自己她坦然一笑,她告訴我小的時候,父母因為保護心切也總是要求她將頭髮燙直,直到離開家前往芝加哥念大學前的生日,她將燙過的頭髮剪去,對她來說,那是重新看見真實的自己的瞬間,她的頭髮是她,獨特而與他人不同。那天晚上,他看著鏡子的自己,頭髮雖然因為沒使用過剪刀而剪的參差不齊,她默許再也不會因為社會而改變自己。

“My Afro is my power.”

像 Aksoua 這樣的故事近年來也在各地掀起風潮,隨著人權意識的起漲,非裔頭髮(族群)也開始奪回(reclaim)基本權力,Crystal Swan-Bates的著名童書 《Big Hair, Don’t Care》在2013年出版,教導兒童建立信心,對自己非裔的身份感到驕傲。

W+ Kennedy Art Director Momo Pixel 做的線上小遊戲《Hair, Nah》(頭髮?不!)使用簡單的操作界面,只要輕輕一點,就有一隻手將沒經過同意就想要摸你頭髮的手拍掉,讓總是在社會上遇到這種窘境的人大洩怒氣。

image

(線上小遊戲《Hair, Nah》封面照片。/ 圖片來源截取自網路:Glamour)

頭髮是展現個人頭髮的工具,更是文化的符號,但如果世界真的因為不同而獨特,為何不讓獨特呈現獨特呢?全球化的影響下將西方視野帶入全球,卻忘了將無可名狀的仇恨排除在外,除了學習還是再學習,了解不同也認識自己。無論如何,頭髮還是你,你的身體,你的一部分。

下次若是有黑人朋友經過,別以好奇心作為藉口而直接伸手觸碰囉。


Special thanks to my dear friend Akosoua, may powers always lie within you. 

註一: “A garment, an automobile, a dish of cooked food, a gesture, a film, a piece of music, an advertising image, a piece of furniture, a newspaper headline—these indeed appear to be heterogeneous objects. What might they have in common? This at least: all are signs…this car tells me the social status of its owner, this garment tells me quite precisely the degree of its wearer’s conformism or eccentricity.” – Roland Barthes

註二:“If your hair is relaxed, white people are relaxed.”


參考資料:紐約時報、Hair, Nah遊戲介紹

圖片出處:https://pxhere.com/en/photo/1410733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理髮是一門藝術!擁抱多元文化的甘比亞理髮師 Ebrima Nyassi

理髮是一門藝術!擁抱多元文化的甘比亞理髮師 Ebrima Nyassi

一位來自甘比亞的留學生Ebrima Nyassi,在台北創業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理髮店。從小開始幫朋友剪頭髮,並在過程中逐漸累積了手藝與經驗,使他深深熱愛著理髮和幫客人設計造型。

搞毛生意牽引鉅額商機,還催生改變非洲的黑科技

搞毛生意牽引鉅額商機,還催生改變非洲的黑科技

下至娃兒、上至熟齡婦女,非洲女人們無一不對頂上功夫下足心思打理。為什麼呢?因為髮型對於塑造女性的整體形象有相當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也是自信來源之一。非洲能成為全球髮製品需求增長最快速的市場,其市場特徵在於消費頻率高、消耗速度快。眼見它人在非洲市場賺得如此豐厚利潤,日用消費品巨頭也投入資金研發產品、開拓市場。現在,甚至有瞄準「美麗產業」的黑科技出現,三位女軟體工程師摩拳擦掌準備顛覆傳統供給與需求端的模式。

Sibahle = We are beautiful 象徵美麗的雜誌

Sibahle = We are beautiful 象徵美麗的雜誌

「如果和女人敵對,那你們就是碰上了一顆堅毅的滾石」,婦女們在示威時這樣唱著。一本來自非洲的雜誌-Sibahle,為了紀念8月9日的南非國家婦女節,第三期的的標題為《The Queens Issue》,向非洲大陸上所有偉大、非凡的女性致敬致,他的創辦人-藝術家Ruramai “Rudo” Musekiwa 甚至創作了一系列的海報,展現了她們美麗又強勁的神韻。

婆婆媽媽站出來!非洲女性捍衛權益的勇敢

婆婆媽媽站出來!非洲女性捍衛權益的勇敢

但說到裸體抗議,你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否大多為白人女性? 卻忽略了,女性主義和女性平權抗爭,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議題,許多不同膚色的女權主義者,認為這樣的裸體抗爭方式,把西方的文化和認知灌輸到其他國度,是一種帝國式的女權主義。

七年後突尼西亞多地再次爆發規模性遊行示威,突尼西亞模式怎麼了?

據《世界報》(Le Monde)1月10日報導,新年開始,七年前「阿拉伯之春」運動始發地突尼西亞又一次進入規模較大的社會騷亂。當地時間1月9日,突尼西亞多個地區以及突尼斯市多個城區爆發民眾遊行示威並與當地警方發生衝突。據當地媒體報導,在離突尼斯市50公里的泰布勒拜(Tebourba),警民衝突致使1名40歲男子死亡。此後,該消息迅速在社交網路上傳播,更多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造成了更大規模的騷亂。

這家眼鏡行在非洲五年內開50家門市!賣眼鏡是其次,推廣視力保健才是重點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