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7)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46)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撕毀假面和諧,英、法語言之爭再現喀麥隆

撕毀假面和諧,英、法語言之爭再現喀麥隆

2016 Dec 09 認識非洲
內容目錄
  1. 語言衝突,「冤」份從殖民時代開始
  2. 英語區喀麥隆的憂慮,寄人籬下的痛苦
  3. 歷史種了一顆衝突種子在喀麥隆

作者:何佩佳

image

教室裡沒有老師、法院裡沒有律師,他們全上街頭罷工抗議啦!發生地點在喀麥隆西南部的第三大城巴門達 (Bamemda),因此人們又稱此次罷工事件為「巴門達抗爭(Bamemda Protest)」。巴門達是喀麥隆唯二的英語區省分之首府。上街頭抗議的律師與老師全來自英語區,他們不滿政府長期用法語區的標準設立限制,阻礙英語區發展。

以喀麥隆英語區的律師所面臨困境為例:英語區法院裡最高階層多由中央政府派任,這群人從小生活在法語圈,觸目所及的文化與教育都是法語區那一套,之後的法律專業訓練也是,而後空降英語區法院擔任要職。每當他解釋法律條文或進行裁奪時,根本沒人懂他說甚麼,這類人才不懂英語區的風俗民情、也不熟悉英語區的法律條文,最致命的缺點還包括只會講法語或彆腳英語的語言能力。

律師們罷工的訴究便是翻轉畸形體制,任人唯才,讓英語區的律師有合法的機會與管道擔任要職;其次是創立法律學院,逐步健全英語區的法律人才庫。

語言衝突,「冤」份從殖民時代開始

其實英語、法語同屬喀麥隆的官方語言,但是前者使用人口只佔全國總人數約百分之二十,屬於弱勢族群;其餘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活在喀麥隆法語圈。在強勢文化主導下,喀麥隆中央政府對外宣布政令、發布公文用法語;英語區的首長發表官方事務也多用法。活在被法語包圍的世界裡,喀麥隆英語區的人們活得頗難受。

如今「巴門達抗爭」這場英、法戰爭,其孽緣可追溯1919年英、法兩國從德國手中接管喀麥隆開始算起。當時法國控制了喀麥隆約五分之四的領土,稱之為法屬喀麥隆;英國則拿另外的五分之一,並拆成兩部分分別為英屬北喀麥隆與英屬南喀麥隆。一地兩制的情況直至1961年代獨立公投通過後才宣布解除,當時英屬北喀麥隆選擇歸順鄰國奈及利亞,英屬南喀麥隆則選擇加入法屬喀麥隆。

英語區喀麥隆的憂慮,寄人籬下的痛苦

雖然喀麥隆憲法明文規定,英語和法語同等重要。但是自殖民時期,法語就已強勢文化之姿,昂首闊步地走進喀麥隆;英語如寄人籬下般處處受限於人、委屈度日。其實從喀麥隆的就業市場就可以看出這項殘酷事實,在友善法語人才的環境條件下,喀麥隆自獨立後至今近六十多年的光陰裡,從沒有過任何一位來自喀麥隆英語的人才擔任過國家要職。

參與巴門達抗爭的老師們所面臨的困境和律師一樣。老師們希望將中央派任的法語老師和管理階層通通趕出英語區學校,他們懼怕代表著強勢文化的法語教育體系擠壓英語教育體系的生存空間,最終消失殆盡。

《半島電視台》特別採訪一名住在英語區的家長,詢問他關於喀麥隆英語區的教育問題。他的孩子在英語教育體系底下學習,但是整個大環境偏好法語體系出身的人才。這名極度擔心孩子未來的家長,帶著放學後的孩子到一家補習班學習法語。影片最後家長按奈不住情緒,淚水在他眼中直打轉,或許是還有更多用言語說不出的苦以及壓力,讓他忍不住落下男兒淚了吧。

歷史種了一顆衝突種子在喀麥隆

或許歷史給喀麥隆開了個玩笑,種下一顆因語言而起的種子,碰巧在這時發芽。

巴門達抗爭是一場硬仗,象徵著長期積累在英語區喀麥隆人心裡的委屈,以及強勢與弱勢語言之間不良溝通所造成的分歧及對立。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例子或許能借鏡參考,但擅自套用或移植他人作法到自家問題上,並非最佳或最好的解法。

衝突不一定就是壞事,巴門達抗爭就是因為鬧得夠大,大到足以讓法語區和英語區兩邊的喀麥隆人扯下檯面上的假面和諧,重新討論與思考兩種語言該如何和平共存。


 特別感謝 喀麥隆記者 Prince Nfor Hanson Nchanji 提供資訊協助

Particular thanks Mr. Prince Nfor Hanson Nchanji 

封面照片來源:wikimedia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喀麥隆新式數位國民身分證變成人民噩夢

對於喀麥隆人來說,國民身份證就像電子郵件帳戶的密碼,沒了它就會遇到很多麻煩,尤其是跨區旅行的時候。但是,喀麥隆新式數位國民身份證的申請流程相當繁瑣、核發時間又極度不確定,說是噩夢也不爲過。

飽受欺壓的喀麥隆英語區,選前危機四伏

重新開始,辛巴威的保育本土語言計劃

若將54(或55)個非洲國家的本土語言加總,將會發現目前大約有超過2000種本土語言正被人們使用著。語言反映了一個人的身分,同時也是一個文化的核心特徵。知名肯亞作家提昂戈(Ngugi wa Thiongo)曾說語言是文化的靈魂。那麼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語言多樣性或許可說是文化多樣性的象徵。

加彭華裔混血平恩,挑戰兩代總統家族政權

加彭華裔混血平恩,挑戰兩代總統家族政權

位於中非的加彭,八月舉行總統大選,出現一位能和兩代總統彭戈家族抗衡的候選人─平恩(Jean Ping),他不但政治經驗豐富,更特別的是中國商人之子的身分。平恩從不避諱其加彭華裔混血身分,反以此為競選籌碼,特別加深其中國連結,以「我是溫州人」自居,期望得到經濟支持。而他和彭戈家族,從昔日政壇走右手,到競選對立,兩者關係也成為媒體的關注焦點。選舉至今仍各說各話,但特殊背景的平恩,著實讓這次加彭大選引起更多國際討論。

難以啟齒之痛,甘比亞將廢除女性割禮

難以啟齒之痛,甘比亞將廢除女性割禮

在甘比亞,76%的女性都曾做過割禮儀式,其中56%的人是在14歲以下執行的。女性割禮手術施行於世界上29個國家,多分布於中東及非洲地區。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1.3億的女性進行過割禮手術,且大部分的人仍承受著那「難以向人啟齒之痛」。究竟,割禮是什麼?對女性有什麼樣的影響?這項「儀式」真的說廢除就能廢除的嗎?它跟當地人的生活又有什麼樣的關聯?讓我們一塊來瞭解吧!

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沒喝棕櫚酒就不會長得像棕櫚樹那麼高

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沒喝棕櫚酒就不會長得像棕櫚樹那麼高

2010至2015年間,我因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語言學碩博士研究,我在連奈及利亞人都不知道在哪裡的 Ayere 村,頭頭尾尾做了一年的田野調查,那時村裡的長輩都叫我 Funmi Taiwan。大家常常滿臉問號地說:「那他們都吃什麼啊?」好問題!這次除了要介紹三則Oyu諺語之外,我想就從奈及利亞人都吃些什麼開始聊起吧。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