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毀假面和諧,英、法語言之爭再現喀麥隆
2016 Dec 09 認識非洲
作者:何佩佳
教室裡沒有老師、法院裡沒有律師,他們全上街頭罷工抗議啦!發生地點在喀麥隆西南部的第三大城巴門達 (Bamemda),因此人們又稱此次罷工事件為「巴門達抗爭(Bamemda Protest)」。巴門達是喀麥隆唯二的英語區省分之首府。上街頭抗議的律師與老師全來自英語區,他們不滿政府長期用法語區的標準設立限制,阻礙英語區發展。
以喀麥隆英語區的律師所面臨困境為例:英語區法院裡最高階層多由中央政府派任,這群人從小生活在法語圈,觸目所及的文化與教育都是法語區那一套,之後的法律專業訓練也是,而後空降英語區法院擔任要職。每當他解釋法律條文或進行裁奪時,根本沒人懂他說甚麼,這類人才不懂英語區的風俗民情、也不熟悉英語區的法律條文,最致命的缺點還包括只會講法語或彆腳英語的語言能力。
律師們罷工的訴究便是翻轉畸形體制,任人唯才,讓英語區的律師有合法的機會與管道擔任要職;其次是創立法律學院,逐步健全英語區的法律人才庫。
語言衝突,「冤」份從殖民時代開始
其實英語、法語同屬喀麥隆的官方語言,但是前者使用人口只佔全國總人數約百分之二十,屬於弱勢族群;其餘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活在喀麥隆法語圈。在強勢文化主導下,喀麥隆中央政府對外宣布政令、發布公文用法語;英語區的首長發表官方事務也多用法。活在被法語包圍的世界裡,喀麥隆英語區的人們活得頗難受。
如今「巴門達抗爭」這場英、法戰爭,其孽緣可追溯1919年英、法兩國從德國手中接管喀麥隆開始算起。當時法國控制了喀麥隆約五分之四的領土,稱之為法屬喀麥隆;英國則拿另外的五分之一,並拆成兩部分分別為英屬北喀麥隆與英屬南喀麥隆。一地兩制的情況直至1961年代獨立公投通過後才宣布解除,當時英屬北喀麥隆選擇歸順鄰國奈及利亞,英屬南喀麥隆則選擇加入法屬喀麥隆。
英語區喀麥隆的憂慮,寄人籬下的痛苦
雖然喀麥隆憲法明文規定,英語和法語同等重要。但是自殖民時期,法語就已強勢文化之姿,昂首闊步地走進喀麥隆;英語如寄人籬下般處處受限於人、委屈度日。其實從喀麥隆的就業市場就可以看出這項殘酷事實,在友善法語人才的環境條件下,喀麥隆自獨立後至今近六十多年的光陰裡,從沒有過任何一位來自喀麥隆英語的人才擔任過國家要職。
參與巴門達抗爭的老師們所面臨的困境和律師一樣。老師們希望將中央派任的法語老師和管理階層通通趕出英語區學校,他們懼怕代表著強勢文化的法語教育體系擠壓英語教育體系的生存空間,最終消失殆盡。
《半島電視台》特別採訪一名住在英語區的家長,詢問他關於喀麥隆英語區的教育問題。他的孩子在英語教育體系底下學習,但是整個大環境偏好法語體系出身的人才。這名極度擔心孩子未來的家長,帶著放學後的孩子到一家補習班學習法語。影片最後家長按奈不住情緒,淚水在他眼中直打轉,或許是還有更多用言語說不出的苦以及壓力,讓他忍不住落下男兒淚了吧。
歷史種了一顆衝突種子在喀麥隆
或許歷史給喀麥隆開了個玩笑,種下一顆因語言而起的種子,碰巧在這時發芽。
巴門達抗爭是一場硬仗,象徵著長期積累在英語區喀麥隆人心裡的委屈,以及強勢與弱勢語言之間不良溝通所造成的分歧及對立。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例子或許能借鏡參考,但擅自套用或移植他人作法到自家問題上,並非最佳或最好的解法。
衝突不一定就是壞事,巴門達抗爭就是因為鬧得夠大,大到足以讓法語區和英語區兩邊的喀麥隆人扯下檯面上的假面和諧,重新討論與思考兩種語言該如何和平共存。
特別感謝 喀麥隆記者 Prince Nfor Hanson Nchanji 提供資訊協助
Particular thanks Mr. Prince Nfor Hanson Nchanji
封面照片來源:wiki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