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索比亞是貧窮國家?來看看它有多會賺錢
2025 Sep 17 認識非洲
作者:wowAfrica阿非卡 內容總監 何佩佳
一個國家是如何被定義為貧窮國家的呢?世界銀行主要是以經濟指標(如人均收入)來定義和分類貧窮國家。聯合國認為貧窮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因此是以社會和人類發展指標(如教育、健康)來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為貧窮國家。
人均收入低、人民生活水準低下、教育和健康狀況不佳,這些指標是國際組織廣泛使用的標準化工具,從不同角度描繪貧窮的樣貌。這些指標相當於提供一個粗略框架,協助我們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以及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比較,並追蹤一個國家在不同時間點上的發展趨勢。
標準化工具在衡量國家發展時雖然很有用,但它們有缺點。
人均GNI、HDI 這類標準化工具,依賴平均值來進行計算。所以它們無法反映一個國家內部的不平等現象。例如,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可能很高,但這些財富可能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依然貧窮。還有,標準化工具試圖用一個簡單的數字來總結一個國家複雜的發展狀況,這是一種過度簡化。一個單一的指標無法解釋為何某個國家能夠快速發展,而另一個國家卻停滯不前。
標準化工具可以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發生了什麼事(像是人均收入很低),但是它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像是政府腐敗、沒人願意投資,或被天災影響)。
我認為使用標準化工具來認識非洲國家,不是不行,但是你需要意識到這些工具的局限性。
當我們沒有意識到標準化工具的局限性,便會憑藉單一標籤,對一個國家產生錯誤的國際形象與刻板印象。例如,由於標準化工具很容易被媒體和公眾用來簡化地定義一個國家,所以一個國家可能因為某些指標表現不佳而被貼上「落後」或「失敗」的標籤;此時,如果閱聽者和內容生產者沒有意識到標準化工具的局限性時,那麼閱聽者就會因此忽略該國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在進行跨國比較時,如果只看單一指標,就會得出片面結論。另外,過度依賴標準化工具會讓人養成懶惰的思維習慣,只看數字,而不去探究數字背後的原因和故事。
標準化工具像是地圖上的座標,它們可以告訴我們一個大概的位置,但無法呈現地形的複雜性、路況的好壞,以及沿途的風景。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點,就會只憑著簡單的座標,然後做出錯誤的決定。
在臺灣,當我們提及貧窮國家時,通常是指這個國家沒有賺錢能力,或是賺錢能力比不上台灣。順著這個想法,這篇文章就要介紹一個經常被認定賺錢能力低下的非洲國家——衣索比亞,關於它在哪裡賺外匯以及怎麼賺外匯。 我的目的不是要為衣索比亞洗刷形象,也不是否認衣索比亞有戰亂、饑荒、貧窮等問題,我要做的是在華文網路世界刻寫同樣是事實、但少見的資訊。
衣索比亞賣電給比特幣礦場
加密貨幣波動性大、投機性強,它在全世界引發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加密貨幣也極為耗能,挖礦(即驗證交易的過程)每年消耗超過 1,210億度的電力。
根據統計,台灣一年發電量大約在 2,800億度左右。 所以,1,210億度電大約是台灣總發電量的一半。以家庭用電量來比喻,假設一個台灣家庭平均每個月用電量約 300 到 400 度,那麼 1,210億度電,可以供應大約 2,500萬個家庭約一年的用電。
電力成本低廉的衣索比亞因此已成為加密貨幣礦工的新熱點。衣索比亞國有公用事業公司——衣索比亞電力公司 (EEP) 向礦工收取的電費為每千瓦時3.14美分(約新台幣 1 元);台灣工業電價尖峰時段每度電約 4.5 元 至 5 元 新台幣,也就是說衣索比亞向礦工收取的電費,比台灣的工業用電便宜了四到五倍。
衣索比亞電力公司 (Ethiopia Electric Power,EEP) 已跟二十五家比特幣挖礦公司簽署了購電協議,這些公司被衣索比亞復興大壩 (GERD) 提供的經濟實惠的可再生能源所吸引。衣索比亞電力公司憑藉著與比特幣礦工簽訂的購電協議,已賺進5500萬美元的收入。對衣索比亞而言,向比特幣礦工出售電力是一種快速簡單的增收方式。衣索比亞向肯亞輸電的輸電線建設成本為12.6億美元。但是,比特幣礦工可以在三個月內搭建資料中心並投入使用——幾乎不會給衣索比亞政府帶來任何成本。而且,礦工們是用美元而非當地貨幣 Birr 購買電力,這對於長期美元短缺的衣索比亞而言是寶貴的外匯來源。
賣電給比特幣礦場的收入,衣索比亞電力公司計劃用來發展電網。
衣索比亞政府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實現全民電氣化,預計耗資約 60 億美元。因此,衣索比亞官員一直在尋找資金,用於建造變壓器、變電站和輸電線路,以便將國家電網擴展到數百萬沒有電可用的家庭。衣索比亞的發電站裝置容量為 5,255 兆瓦,幾乎全部來自再生能源(5,255 兆瓦 大約等同於台灣一座大型火力發電廠的發電能力,足以供應全台灣所有家庭在同一時間的用電)。官方估計到 2030 年,隨著復興大壩 (GERD) 和其他水力發電廠的投入運營,預計此裝置容量將增加兩倍,達到 17,500 兆瓦。
但是,衣索比亞的大部分電力處於滯留狀態,這反映了其發電能力與國內用電需求及輸配電網之間存在嚴重失衡。儘管該國擁有充沛的電力供應,但由於電網尚未開發,電力無法被有效利用。所以,衣索比亞在面臨電力短缺的同時,卻又無法將多餘的能源輸送到需要的地方。
衣索比亞電力公司不會讓這些閒置的電力白白浪費,而是將這些閒置的電力賣給比特幣礦工,並用所得資金擴建電網。
Photo by Kanchanara on Unsplash
衣索比亞航空將成為主導非洲天空的航空公司
在晴空萬里的非洲天空,衣索比亞航空(Ethiopian Airlines)是持續交出亮眼營運成績單的航空公司。
它的競爭對手實力較弱。曾經是非洲大陸領頭羊的南非航空(SAA)因腐敗和管理不善而元氣大傷,肯亞航空在2013年奈洛比恐怖攻擊後仍深陷債務和安全隱患。除了摩洛哥皇家航空、埃及航空和阿爾及利亞航空等少數幾家中型航空公司外,大多數非洲航空公司無力負擔新增航線的費用。因此,衣索比亞航空在非洲內部客運方面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為了填補其樞紐的空缺,衣索比亞航空在其他非洲航空公司的股份儼然構成了一個小型帝國:馬拉威航空49%的股份、尚比亞航空45%的股份、多哥阿斯基航空(Asky Airlines)40%的股份。大多數航空公司的存在是為了滿足飛往亞的斯亞貝巴的客流量,而不是發展成為強大的航空公司。
衣索比亞航空目前使用博萊國際機場,在2024-2025年期間,該機場服務了1,900萬名乘客,收入達76億美元。但是,衣索比亞航空的野心不止成為非洲大陸的主要樞紐,它正在進軍亞洲和海灣地區。
因應亞非航線競爭的加劇,衣索比亞航空獲得政府批准,在首都以南的比紹夫圖(Bishoftu)建造一座耗資超過50億美元的巨型機場,預計將於2029年正式啟用,該機場將擁有四條跑道,可容納270架飛機,年旅客吞吐量達一億人次。
東非就是下一個西非,衣索比亞擁前景看好的採礦業
對採礦業而言,東非就是下一個西非。
一家投資衣索比亞礦業的採礦公司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近年來西非的恐怖主義活動增加,再加上政變頻傳,這種不穩定局勢讓它與同業將注意力轉向東部非洲,目前看中坦尚尼亞和衣索比亞。衣索比亞的資源包括金、鉭、鉑、鐵礦、鉀鹽、磷酸鹽和鹽,還有蛋白石、祖母綠和藍寶石等寶石。
2023年9月,衣索比亞中央銀行發布了一項金融政策,允許外國投資者在兩個特定領域——礦業和能源公私合作項目——進行投資時,可以將衣索比亞的當地貨幣 Birr 兌換成硬通貨,例如美元、歐元等;外匯規則豁免有助於降低資金流動的風險。
這是衣索比亞政府首次為這類投資提供貨幣兌換的擔保,大大降低了外國投資者將來把利潤匯出衣索比亞時可能面臨的匯率風險和困難。另外,新指令也允許這些特定項目使用離岸銀行帳戶,以提供更大的資金管理靈活性,讓外國投資者能更方便地處理國際交易。透過降低投資者的匯率風險和提供更靈活的資金管理方式,衣索比亞政府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外國資金和技術投入其礦業和能源產業,促進重要領域發展。
在倫敦另類投資市場(AIM)上市的 KEFI金銅公司今年初對外表示,其位於衣索比亞的《Tulu Kapi金礦計畫》已獲得3.2億美元的融資,此項目將成為衣索比亞本世紀首個工業規模的採礦計畫。衣索比亞政府提供給KEFI金銅公司兩項支持,分別是外匯規則豁免以及最高允許負債權益比率從70:30提高到80:20。
Tulu Kapi金礦位於衣索比亞西部奧羅米亞地區,距離首都約360公里。此採礦計劃預計在開始營運後的八年裡,扣除所有營運和投資成本後,每年將產生8,600萬美元的淨現金收入。這筆錢是真實的現金,可以用來分配給投資者,也可以用來投資未來的其他計畫,是公司財務健康的重要證明。
衣索比亞國家政府和奧羅米亞政府是潛在的股權投資者之一。
Photo by Jingming Pan on Unsplash
超越單一標籤的視角
當我們看衣索比亞時,如果只停留在「貧窮國家」這一個標籤,就如同只看地圖上的座標,忽略了真實世界的複雜與生動。誠然,戰亂、飢荒與貧困是衣索比亞無法迴避的挑戰,這些都是地圖上不可磨滅的陰影。
但是,當我們使用標準化工具,小心地不被它限制視角,那麼我們便能一點一滴地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探究其經濟脈絡,然後就會發現一個充滿潛力與活力的國家。從吸引比特幣礦工的廉價水力發電、以及串連各大洲天空的衣索比亞航空,再到前景看好的黃金與礦業,看見衣索比亞正在嘗試多種可能性,多元化自己的收入管道。
這篇文章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美化衣索比亞,而是提供一個在華文網路世界比較少使用的視角,比較少見的事實。透過衣索比亞的故事,我們看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真實面貌,遠比任何單一的數據或標籤還要來得豐富。
封面照片來源:Photo by Abenezer Shewaga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 Ethiopian mining can become largest GDP contributor, driven by airborne geological mapping
- Ethiopian central bank hard currency directive kickstarts financing for KEFI gold project
- Ethiopia turns to bitcoin miners to power growth and green energy
- Africa making a mint from crypto mining boom
- Ethiopian Airlines: Africa’s undisputed champion, Gulf challenger
- Addis Ababa set to oust Johannesburg as busiest airport in sub‑Saharan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