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Africa阿非卡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回主選單
    •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回主選單
    •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回主選單
    • 非洲創新創業
    • 趨勢洞察
    • 非洲新手指南
    •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Join us
  • Login
  • 0
    wowAfrica阿非卡
  • 關於我們
    認識 wowAfrica阿非卡 媒體報導 Press
  • 服務內容
    《掌握非洲商業趨勢》線上課程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 所有文章
    非洲創新創業 趨勢洞察 非洲新手指南 認識非洲
  • 聯絡我們
  • 購買非洲選物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非洲創新創業 (34)
    • 專題報導|盧安達新創生態圈 (5)
  • 趨勢洞察 (39)
    • 專題報導|印度進攻非洲醫療市場 (4)
  • 非洲新手指南 (3)
  • 認識非洲 (250)
    • 專題報導|斷交後,他們怎麼了? (5)
    • 專題報導|布吉納法索藝術與設計 (7)
泛非洲商業趨勢 人物專訪 非洲旅行 盧安達 烏干達 肯亞 南非 布吉納法索 奈及利亞 迦納 埃及 蘇丹 馬達加斯加 辛巴威 坦尚尼亞 納米比亞 馬拉威 史瓦帝尼 聖多美普林西比 衣索比亞 喀麥隆
  1. 首頁
  2. 所有文章
  3. 十個熱門標籤告訴你,2016年的非洲很熱鬧

十個熱門標籤告訴你,2016年的非洲很熱鬧

2017 Jan 26 認識非洲
內容目錄
  1. #TheOtherRoom 另一個房間
  2. #IfAfricaWasASchool 如果非洲是一間學校
  3. #OromoProtests和#AmharaProtests 衣索比亞抗爭浪潮
  4. #BringBackMutharika 總統回來吧!
  5. #RIPPapaWemba 安息吧,非洲傳奇!
  6. #ThisFlag 辛巴威國旗
  7. #TBJoshua 先知約書亞
  8. #BidoungChallenge 鞠躬挑戰

作者:台灣大學政治系公共行政組在學生 謝宜儒

 

image


正如你我一樣,社群網站已成為生活中不可分離的一部份。美國總統大選、一例一休改制,甚至是意義不明的「大!平!台!」,所有大小事都可以在臉書上熱烈討論,但你可能不知道非洲也是如此。非洲的推特用戶數正以驚人速度成長,而且談論政治時事的比例高於英、美用戶,所以我們只要透過推特上的熱門標籤,似乎就能一窺非洲社會大事。2016年非洲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TheOtherRoom 另一個房間

奈及利亞(Nigeria)第一夫人 Aisha Buhari 在BBC獨家訪問中質疑丈夫的領導能力。她認為當前政府被一小群人所挾持,並表示若情況未改善,未來將可能不參與連任選舉助選。針對這段發言,總統 Muhammadu Buhari 在訪德行程中回應:「我不知道我的妻子屬於哪一方,但她屬於我的廚房、我的客廳,和『另一個房間』。」

當時站在他身旁的是被視為最有權力的女性──德國總理梅克爾,不免容易讓人與性別意識作連結,彷彿是在暗示妻子不該干涉政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總之這段回應在推特上引起軒然大波,大家都很好奇那「另一個房間」究竟意味什麼。

#IfAfricaWasASchool 如果非洲是一間學校

「如果非洲是個酒吧,你的國家會在那裡喝什麼或做什麼?」這個問題在2015年颳起一陣旋風。2016年一名馬拉威推特用戶也率先拋出另一個新話題:「如果非洲是一間學校」,像是要延續這一系列潮流。其中有一位用戶表示:其他學校的學生會來搶我們的課本,然後再反過來問我們「為什麼不畢業呢?」,另一位用戶認為:當老師教到殖民章節時,不曾被殖民的衣索比亞及賴比瑞亞學生可能會表示無法體會。

這是一個了解非洲的好方式,嚴肅一點可能用來隱喻過往殖民地與母國的不對等關係,生動反映出政治經濟脈絡,但輕鬆一點卻也可以在互動中看出一些個別國家的差異或是刻板印象,所以大家千萬別再把非洲看成是一個國家了!

#OromoProtests和#AmharaProtests 衣索比亞抗爭浪潮

奧羅莫(Oromo)和阿姆哈拉(Amhara)是衣索比亞(Ethiopia)的兩大種族,但一直以來卻不受政府重視,不管在政治或是經濟發展都是被忽略的一方。奧羅莫抗爭最一開始是因為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試圖向外擴張至他們的領地,雖然該計畫最後被取消,但這卻成為往後各起勢力合作的動機。阿姆哈拉示威則是因為部分族人不願被劃分在其他地區、受異族管理,因此要求歸入阿姆哈拉地區。

image

(衣索比亞選手在里約奧運上聲援國內抗爭同胞。/圖片來源:Jeso Carneiro)

這一波抗議浪潮可以說是對政府長期累積的不滿,區域劃分問題只是火上加油。過去幾年以來抗議、示威活動頻繁,但一直到2016里約奧運才正式被國際媒體重視。馬拉松銀牌得主Feyisa Lilesa是奧羅莫人,他以雙手握拳向外交叉,類似被手銬圈住的姿勢跨越終點線。此舉成功使衣索比亞抗議浪潮受到大量關注,之後奧羅莫和阿姆哈拉抗爭勢力也都是以此手勢作為抗議象徵。

#BringBackMutharika 總統回來吧!

馬拉威 (Malawi) 總統 Peter Mutharika 在九月中旬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後就像是從人間蒸發。國內人民議論紛紛,熱烈地在社群網站上發佈各種猜測,有人推測可能是因為健康因素而留在美國治療,甚至已經死亡也不無可能,但沒有人確定他們的總統究竟在哪裡。然而將近一個月後他悄悄回國了,但因為只使用了左手打招呼而右手看似僵硬,前些關於健康的猜測似乎間接被證實。不過五天後又能用健康的雙手向大眾打招呼,只能說這一切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

其實,國家領導人突然神隱在非洲似乎並不罕見,尤其在大選以後領導者常常與大眾斷了聯繫,這顯示了執政不夠公開,也缺乏課責。總統失蹤一個月?如果發生在台灣,肯定讓人直呼不可能!

#RIPPapaWemba 安息吧,非洲傳奇!

Papa Wemba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是非洲重要音樂人之一。他曾說過:「只要我還能唱,我就不會停止,我要一直唱下去。」結果真如其願,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在象牙海岸進行巡迴演出,享壽66歲。

他的創作融合了非洲傳統音樂和西方搖滾,在1970-80年代間蔚為風潮,支持者遍布非洲大陸,甚至是全世界。不僅在音樂上獨樹一格,他的穿著打扮及時尚品味也引領一股名為薩普洱(Sapeurs)的潮流,屬於優雅、有型的紳士風格。當時距離國家獨立也不過十餘年,是個充滿內戰、暗殺和政治不穩定的時代,然而他卻能結合各種類型的音樂和時尚元素來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像是為飽受貧窮折磨的中非地區點燃一束希望。

#StopRacismatPretoriaGirlsHigh 停止普利托利亞女中種族歧視

南非的普利托利亞女子高級中學(Pretoria High School for Girls)是當地名校,但卻傳出黑人學生因為髮型受到歧視而走上街頭抗議。她們被校方要求將頭髮燙直或是編起辮子,而不能以「爆炸頭」(afro hairstyle)等髮型出現在校園。由於有些髮質是與生俱來的,這些髮禁被視為是針對黑人學生,有種族歧視的嫌疑,因此抗議現場的照片迅速在網路瘋傳,短時間內獲得廣大網友聲援以及國際媒體的關注。

南非在過去長期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儘管政策已在1994年結束,種族歧視卻還是或多或少存在。當地教育首長雷蘇非(Panyaza Lesufi)已下令調查並且命令校方終止這項規定,但這起事件使得種族歧視議題再度被提起,其他學校也陸續傳出類似的抗議行動。

image

(南非學生Zulaikha Patel頂著爆炸頭上街抗議。/圖片來源:Lennox Bacela)

#ThisFlag 辛巴威國旗

五月份起牧師 Evan Mawarire 在推特與臉書上發起抗議活動。最先是發布一段影片,影片中敘述國旗的綠色表示植被與作物,但在乾旱嚴重的辛巴威(Zimbabwe)卻什麼也沒看到,對國家的無奈在那一刻顯露無遺。他以身披辛巴威國旗的方式來表達對國家的失望,同時也呼籲人民能一起發聲,共同要求政府負起責任。

面對國家上位者貪汙腐敗、經濟管理不當,他希望人民能以非暴力、非煽動性、最好是在家的抗議方式,在合乎法律限度內表達訴求。這個舉動被國家指控為煽動公共暴力,但他依舊帶著聖經、披著國旗在公開場合亮相,而這無畏無懼之形象讓他成為辛巴威「牧師英雄」。

#TBJoshua 先知約書亞

Temitope Balogun Joshua是奈及利亞最有名的電視佈道者,他的影響力橫跨非洲國家,許多政治人物都是他的信徒。他號稱擁有治療疾病和預言之神奇能力,但卻在2016美國大選的預測重重摔了一跤。大選前他曾在臉書貼文及電視節目中透露:「十天前我看到新任美國總統以些微差距險勝……坦白說我看到的是位女性。」──大膽預測希拉蕊會是贏家,結果卻被川普狠狠打臉。即便該貼文立即被刪除,網友卻不放過這次機會,紛紛以各種嘲諷來取笑他預測失準。

#BidoungChallenge 鞠躬挑戰

喀麥隆(Cameroon)體育部長Pierre Ismael Bidoung Mpkatt 向總統 Paul Biya 鞠躬敬禮並握手致意,但彎腰幅度和兩人間距明顯不成比例,誇張程度令人捧腹大笑,於是在照片釋出後立即掀起一陣模仿熱潮。不僅是模仿致敬,有些網友甚至找來自家寵物助陣,搞笑又逗趣的各種創意發揮更是讓人笑到噴飯。

 

這一起模仿挑戰在網路世界迅速竄紅,短短一個月內標籤次數就已超過一萬,可見社群網站在非洲國家的傳播速度和普及程度不容小覷!

image

(網友紛紛模仿致敬。/圖片來源:Afrik2 Radio)


封面照片來源:Michael Coghlan

參考資料來源:BBC、CNN、QUARTZ、天下雜誌、風傳媒、TNW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布吉納法索家俱設計:藝術再生,永續時尚

布吉納法索家俱設計:藝術再生,永續時尚

此次受邀來台參展的布吉納法索藝術家共有五位,家具設計師 Kabore Abdoul Kader 是唯一從事家具設計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非常特別,多用回收媒材進行創作,譬如廢汽油桶、木材角料、輪胎等等,這些一般人眼中的垃圾,經過他的巧手巧思重新組合後,款式現代、風格時尚,同時又保有滿滿的手作溫暖。一眼難忘的作品,讓人直呼「為什麼我家太小放不下!」

為振興國家經濟,烏干達政府的解決方案

為振興國家經濟,烏干達政府的解決方案

關於烏干達的就業狀況,在烏干達國內各大紙媒與網媒上常見到關於烏干達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報導,國家就業問題涉及到很多元素,觀察各方討論結果大多偏向是因為工業發展尚未成熟所致。國家發展需要長時間觀察,國際組織對當地經濟也有許多項目,援助方法從以前的單一提供金援或物援輔導當地小企業發展也有相當的幫助。一開始提到的五、六項困難,回歸基礎,探討讓經濟與就業狀況好轉的方法,還是必須從基本的教育與基礎建設做起,但國家沒錢,也沒辦法投資更多基礎建設,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七年後突尼西亞多地再次爆發規模性遊行示威,突尼西亞模式怎麼了?

據《世界報》(Le Monde)1月10日報導,新年開始,七年前「阿拉伯之春」運動始發地突尼西亞又一次進入規模較大的社會騷亂。當地時間1月9日,突尼西亞多個地區以及突尼斯市多個城區爆發民眾遊行示威並與當地警方發生衝突。據當地媒體報導,在離突尼斯市50公里的泰布勒拜(Tebourba),警民衝突致使1名40歲男子死亡。此後,該消息迅速在社交網路上傳播,更多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造成了更大規模的騷亂。

如果有一天到處都買不到麵包,埃及社會就要慌了

在埃及文化中,麵包稱為「aish」(意為生命),被視為基本生存需求的象徵。自1941年建立的補貼制度演變至今,麵包穩定供應已經成為了長期的社會政策以及政治承諾。

非洲新聞重點摘要2016年12月22日

巨鼠立大功,掃除全球地雷的小英雄

巨鼠立大功,掃除全球地雷的小英雄

原本只能靠著退休軍人或是一般除雷工作者,使用金屬探測器,緩慢地找到地雷,且一個社區平均需花上$300-$1000美元,才能全面除雷,而訓練有素的巨鼠能在11分鐘內找到地雷,且牠們的優勢在於重量輕,即使碰到地雷也不會引爆,帶來安全、時效,更可以為社區解省大筆財務負擔

關於我們

  •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收費服務

  • 文化創值體驗設計
  • 非洲市場諮詢服務
  • 特定領域專業顧問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8號8樓之12
  • 公司名稱: 非索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統編: 85126178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owAfrica阿非卡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