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沒喝棕櫚酒就不會長得像棕櫚樹那麼高
2018 Aug 21 認識非洲
作者:Funmi Chang
2010至2015年間,我因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語言學碩博士研究,我在連奈及利亞人都不知道在哪裡的 Ayere 村,頭頭尾尾做了一年的田野調查,那時村裡的長輩都叫我 Funmi Taiwan。
這個系列講的就是 Funmi Taiwan 在奈及利亞的故事,沒有趕上前一篇文章的新讀者可以搜尋《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椅子只要在家裡等,就會有屁股坐上來》。有些朋友知道奈及利亞在非洲,都問我那裡是不是很多巧克力和咖啡?在我詳細解釋,為什麼那裡幾乎沒有可以稱作巧克力的東西,也很少非即溶咖啡之後,大家常常滿臉問號地說:「那他們都吃什麼啊?」好問題!這次除了要介紹三則Oyu諺語之外,我想就從奈及利亞人都吃些什麼開始聊起吧。
1.「盛菜的是盤面不是盤背。」
奈及利亞傳統美食雖然不能說很精緻,但是因為出了奈及利亞就吃不到了,有時候真的讓人想得牙癢癢,譬如:傳統早餐組合之一就是玉米麵糊(Eko)配炸豆餅(Akara)。我待的村子裡有五個聚落,有三個炸豆餅攤子和一個玉米麵糊攤子,玉米麵糊早上6點開賣,8點半左右就會賣光,可謂限量美食!
玉米麵糊帶著發酵的酸味和穀物的香氣,小孩子喜歡加糖吃甜的,老一輩多半不加糖吃原味。玉米麵糊最佳良伴就是炸豆餅,炸豆餅是非洲眉豆加上番茄、洋蔥、鹽和水打成漿後一勺一勺放進紅色的棕櫚油裡炸成的,可以加辣椒粉吃。就這樣一口甜的玉米麵糊配一口辣的炸豆餅,早餐好開胃!
(上圖為玉米麵糊 Eko /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上圖為炸豆餅 Akara / 照片由作者提供)
在上篇《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椅子只要在家裡等,就會有屁股坐上來》裡聊到了山藥,奈及利亞Yoruba地區另外兩樣經典的主食就是樹薯和米飯。樹薯纖維很粗,很耐儲存,加工磨成粉,要吃的時候煮熟了再弄成樹薯糰子吃;Yoruba地區流行的是沒有精製的樹薯糰子叫 Eba/Gari,精製過的樹薯糰子叫Fufu,在Igbo地區或奈及利亞南方較為普遍。主食都配什麼吃呢?最經典的沾料是奈及利亞紅醬,由番茄、洋蔥、辣椒加上鹽和水磨成漿,以棕櫚油熬煮成的醬,可以加肉、加秋葵、加醃瓜子。
記得,盛菜的是盤面不是盤背,事物的樣貌都有其道理,要順其自然,不要違逆。
在奈及利亞,吃飯必須用右手,待人接物都要用右手,因為左手是如廁清潔用的!當地一餐常常都是主食配沾料,吃的時候右手四指併攏,抓取食物時只取長度約第一指節的份量,以大拇指壓住,再配適量沾料。不過搗山藥,樹薯糰子什麼的不都會黏手嗎?如何優雅且不著痕跡地取食,讓自己用餐完畢後稍微把手上殘留的油漬吮地像沒吃過飯前一樣,就全憑個人功力了。像我們這樣社會地位高的淺膚色淑女,千萬不能在其他人面前吃沒吃相,丟了自己的臉喔。
(上圖為樹薯糰子 Eba/Gari 配醃瓜子湯 Egusi。/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上圖為西非胡椒燉肉配米飯和炸大蕉(Plantain)/ 照片由作者提供)
2.「沒喝棕櫚酒就不會長得像棕櫚樹那麼高。」
奈及利亞的傳統飲料是什麼?當然是棕櫚汁和棕櫚酒!
棕櫚是上天給西非的禮物,既可製油又可製糖,而且新鮮棕櫚汁就是天然氣泡飲,香香甜甜老少咸宜。在38度的酷暑中來上一杯,宛如刨冰一樣沁涼。棕櫚汁來自棕櫚樹心甜甜的汁液,在還沒有塑膠容器之前,當地人都用葫蘆搜集棕櫚樹汁,發酵後成為棕櫚酒,待客和各種節慶都是很受歡迎的飲料。
沒喝棕櫚酒就不會長得像棕櫚樹那麼高,一個人要好好學習地方上的經驗和規矩,才能變成有用的人。
(上圖為村裡的棕櫚酒阿姨。/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上圖為輕發酵棕櫚酒。/ 照片由作者提供)
3.「知道暗夜不便的人就會感謝月亮。」
奈及利亞各文化圈都有許多有趣的傳統節慶,上一篇田野調查日誌刊出的7月正是山藥豐收祭的時節,家家戶戶都可以享用剛採收的新鮮山藥。各位朋友閱讀本文的此時,華語文化圈剛好進入陰曆7月,鬼門大開。好巧不巧,大約陽曆8月也是Yoruba地區的鬼節,各地鬼門開的時間不一,鎮鬼的樂器和鬼節的傳統也有所不同。
拿Ayere村來說,村裡的長老會依據陰曆訂下當年度的鬼節日期,並於鬼節前一個市集日在市場大門口用石灰畫下一道白線,只要看到白線,下一個市集日鬼門就要開了。村裡有一家傳吹笛人,在鬼節時吹起這把笛子就能號令眾鬼,鬼是村裡選出來的十幾歲男孩子扮的,鬼與鬼之間能夠交談,但是鬼不能與其他人交談,旁人也不能喚他們的名字。
鬼節的重要儀式有三項:
第一,鬼門開和鬼門關的兩天,鬼群要在市場聚集,並進入聖所祭拜Ayere祖先,這些是全村都能觀禮的活動。
第二,鬼節歷經三個市集日,三次市集日的午夜12點後會舉辦只有成年男性能參加的音樂會,音樂會結束後雖然已是三更半夜,但還是要繞行全村,向每戶戶長收禮金。儘管樂隊敲敲打打到了家門前,女生連臉都不能露,所以我只有隔著窗戶聽過鬼群的演奏,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沒有真的鬼,但是黑暗中那股不能讓鬼看見臉的氣氛真是刺激過癮啊。
第三,每天中午12點以後,鬼三五成群到家家戶戶門前巡視,小孩和未出嫁的女性必須待在家裡,否則鬼碰到小孩和未出嫁的女性就會用長樹枝抽打懲戒。我還記得那時的場景,因為我們家是村裡最靠外的幾戶之一,處於精華商店街地段,所有的店鋪前都有年長的女性坐鎮,小孩子和家裡的姊妹們看見老遠有三兩個鬼的身影,馬上就往屋子裡和店鋪裡跑。由於我是地位高的外國人,他們不會打我,但是我也需要像其他地位高的長輩一樣,給點賞金慰勞他們的辛苦。用荷包換取地位,值得!
每年鬼節都會為鬼王設計一套新的打扮,鬼王什麼都不用做,就是在主要街道巡視,鎮住村裡主要出入口並且向外地人收取買路財。村子裡的小男生們也不會閒著,為了準備成年時在鬼節擔綱重責,自己也要進行鬼節出巡訓練。在鬼門關後的下一次市集日進行小型出巡,除了熟悉扮鬼的流程,也練習膽量,挨家挨戶展現自己的討賞威力。
知道暗夜不便的人就會感謝月亮,要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其所用,不要因為月亮不如太陽亮就輕視它,沒有日光的時候你還不能不依靠月光,尤其陰森鬼節的夜晚,怕的話就祈禱今天的月亮又圓又大吧!
(上圖是現任吹笛人父親使用的笛子。/ 照片由作者提供)
(鬼群出巡時孩子們東奔西逃。/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上圖為Ayere市集中央的聖所,鬼群中代表正把棕櫚油獻給Ayere祖先。/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上圖是2014年的鬼節,正好遇到我們聚落的族長加冕儀式,鬼群也要前來祝賀並同慶。/ 照片由作者提供)
(小鬼陪著鬼王出巡。/ 照片由作者提供)
(小男孩們的鬼節出巡訓練。/ 照片由作者提供)
這篇文章是《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的第二篇,不要以為奈及利亞就是山藥、樹薯、玉米麵糊和炸豆餅喔,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要介紹給大家,以及Ayere村的日常和大大小小的奈及利亞新鮮事,以及更多蘊藏Ayere智慧的諺語在等著你們。
下回見!
封面照片:Photo by Kira auf der Heid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