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消失在地圖上的村子
2018 Oct 17 認識非洲
作者:Funmi Chang

台灣一年四季都有雨,差別在於規模:豪大雨或毛毛雨。奈及利亞的10月已經進入乾季了,乾季就是連一滴雨都不會下,家家戶戶需要有兩口輪替的井,一口井水乾了再用另一口井水的季節。這次我要講的是開始在雨季,結束在乾季的一個故事。
故事的開端從這張奈及利亞語言地圖開始。這是一位民族學者和一位語言學者彙整了許多人的資料,再加上官方地理線索後繪成的(請忽略垂直的白線,因為原圖太大,我在掃描的時候只能分成八部分再組合在一起)。當時的我還在尋找博士研究的題目,不要小看這個60億人的世界,基本上要找到一個沒有人寫過博士論文的語言還蠻難的。
好巧不巧,某次德國學姊Anja在系上發表她在奈及利亞採集的資料,她說自己即將進行博士期間最後一次田野調查,想徵求一位助手同行。還在尋找博士論文題目的我覺得機不可失,自告奮勇上前報名。深知奈及利亞水深火熱的學姊看到有個好傻好天真的學妹竟然想去,當下就帶我去敲助教學長的門,因為他的博士研究也是以奈及利亞語言為題。我看見助教學長拿出一張五彩斑斕、煞是吸引人的大地圖,說:「全奈及利亞就是這些語言」。他指著藍色區域中間一片頗為複雜的地方,接著說:「這是Anja和Sophie研究的區域,上次Anja好像說Ahan還沒有人研究過,是嗎?」

(奈及利亞語言地圖 /照片由作者提供)
後來學姊把我引介給另一位德國學姊Sophie,Sophie深知有個不清楚狀況的要一起去吃苦,豈能放過!馬上安排大家去拜訪奈及利亞語言地圖的作者之一 Roger要給我吃顆定心丸。
Roger的家英國劍橋大學附近,我們見面的那天是典型的春日,一群人邊喝茶邊聊著天。Roger拿出一份奈及利亞學者在70年代採集的Ahan詞彙,說他自己雖然還沒有機會去拜訪,但是Ahan的位置應該是不會錯的,說著說著就拿出號稱書架上最後一份地圖送給我,希望我成功抵達當地之後能夠幫他擴充Ahan的詞彙表。
要研究一個語言卻不去搜集資料當然是行不通的,就在眾人友善的笑容和鼓勵下,我絕對沒有上了賊船的感覺。只是那時對奈及利亞一無所知的我並不了解,眾人鼓勵但卻語帶保留的背後原因是:除了大家自己研究的語言外,其實沒有人知道哪個語言到底在哪裡。
anka kpi ude a ke/gba hantsa ji una
‘You can’t kill a cricket and hide it from fire.’
要吃蟋蟀卻不想烤蟋蟀是行不通的。

(奈及利亞語言地圖局部放大圖。如圖上箭頭所指,Ahan本來在Ayere的正南方/ 照片由作者提供)
果然,第一次以德國學姊助手的身分深入奈及利亞,到了Kogi省Ayere村,照著地圖看應該南方就是Ahan不是嗎?當然不是。打聽之下才知道,Ahan遷村了,遷到哪裡去了?不知道。
Ayere有句話說給田地取名字就是不想孩子以後找不到路。連綿不絕的旱田看上去都差不多,不懂事的小孩子被派去採個番茄,收個玉米,一不小心走到別人家的田就糟了,所以田邊多半種著能讓人區別的植物,看到就知道自己家的田到了,村子裡的成年人也都知道每一塊田叫什麼名字、是誰家的。
tilago ni oma me nywin owa/ashi gba hi ewu
‘It is because we don’t want a child to go astray that we name farmlands.’
給田地取名字就是不想孩子以後找不到路。
不知道田地的名字,我這個外來的真的找不到路。博士論文怎麼辦呢?只好修改題目。
2011年的雨季我第二次拜訪奈及利亞,雖然已經放棄研究Ahan了,但還是念念不忘要找這個傳說中的村子在哪裡。好不容易把必須進行的訪談全部完成了,我就開始了探訪Ahan的旅程。
正值雨季,雨從早上開始到傍晚不停的下,一台計程機車都叫不到;那些夠晴朗能叫計程機車的日子卻又豔陽高照。這段旅程中間還有些關卡是所謂危險地帶,不攜帶駕照、行照,或外國人沒有證件不讓通行。所幸,我在自己的村子Ayere西南方Ajowa村遇到了很好的酋長,他聽說我在Ayere村記錄當地語言,拜訪附近區域是為了找到Ahan,修正地圖上的位置。酋長豪邁地寫了一個 「請讓此人通行,Ajowa酋長親筆簽名」 的字條,讓我路上好通關。

(Ajowa村酋長與家人,酋長是左手邊戴紅色小山帽子的那位長者/照片由作者提供)
果然,在酋長說的那個閘口我遇到了武裝士兵的盤查,當時我雖然心裡想著「這張隨隨便便的字條真的有用嗎?」但我還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遞上字條並說:「我有Ajowa酋長的親筆通行證,請讓我過去。」士兵大哥看了字條,什麼都沒問就讓機車司機載著我通過了。酋長英明神武真不是蓋的!
奈及利亞的酋長到了現代社會都還相當有權威,從前號角更是酋長的專屬物件,賊如果偷了酋長的小號還敢吹,那比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還糟糕,馬上就被抓起來了!
oji ne wun fere ni oba, wa pi ngi u ga na fun/tswi
‘A thief who steals the king’s trumpet won’t take it away if he dares blow it.’
賊如果偷了酋長的號角還敢吹,那就是不想把樂器帶走。

(Ayere鄰近村落圖 /照片由作者提供)
跑遍了Ayere東西南北大小聚落後,我用路程時間為比例,大致畫成了村落相對位置示意圖,連目前最詳盡的奈及利亞行政區圖上都沒有。前前後後打聽完之後,得知Ahan遷到一個叫Oke的地方,這時只剩下兩種可能,一就是圖上中央偏左的Oke Agbe,另一個是地圖左上方的Omuo Oke,可惜的是,既定的英國回程時間已到,我還是沒有辦法在這個雨季揭開謎底。
不過,村落據點探訪是一時的,我對Ayere整個鄰近地區的認識是永久的,半年後我在2011年末的乾季再訪奈及利亞時順利的找到了Ahan。這個村子在數十年前就遷到了Omuo Oke,當時我拍下了這張照片,以奈及利亞的經典用法說:「我會再來。」。只可惜,至今都還沒有機會再去。
uja ka angba ti uwa si, uja po angba na
‘One day spent for cleaning the road, the rest of days we walk on it.’
打掃路面是一時的,在路面行走是永久的。

封面照片由作者提供
推薦閱讀
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第一篇《椅子只要在家等,就會有屁股坐上來》
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第二篇《沒喝棕櫚酒就不會長得像棕櫚樹那麼高》
奈及利亞田野調查日誌第三篇《奈及利亞都市傳說:當全國唯一航線無預警停飛》